今年1月以前,我算是几乎没体验过失眠、头贴枕头不过三分钟就入睡且一觉睡到天明的幸福人类。一直追我微博的人可能也知道因为一些已发生事件的刺激,导致我整个1-2医院看急诊,持续觉得自己喘不上来、憋、心脏极不舒服,甚至偶尔有濒死感,当然每次结果也都没查出任何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读者建议我去看看焦虑科,我本着如果真是精神上受到什么刺激咱也别逃避的科学心理顺从了。医院的医生觉得我有轻微的记忆焦虑症,开了些口服药,这个药,我不吃倒好,才吃了三片就一夜一夜睡不着。以前的我,身体上再难受也不会波及到情绪上,睡眠质量异乎寻常的优异;一旦睡眠出了问题,我才意识到这比喘不上来可难受太多了,所以当即就停药了。但不知道是药物本身对神经的刺激还是我心理上的怯弱情绪,至今神经都极其敏感,上周在上海出差时还出现翻几百次身到四点也睡不着的情况。不过好消息是至少在家的时候已经能够回到之前睡眠状况的85%以上了,特别是五一假期,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天晚上11:30-8:00、下午2:00-4:00的超10小时深度睡眠常态了。其实这么多年我一贯坚信“天大地大,睡眠最大”的生活原则,在饿和困并存的情况下,一定会把睡觉放在最高优先级,并且多年坚持不熬夜、好好吃早饭、保证固定频率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真正对失眠产生恐惧还真是前两个月,因为那时特别擅长共情和联想、自己吓唬自己“心脏不太好,很脆弱”,所以更加担心睡不好觉加重心脏的负担,缺氧什么的。众所周知,休息不好轻则给你黑眼圈和坏脸色,重的话对心脏、大脑和各类器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像我妈妈那么乐观的一个白羊座,也曾经在很长一段特定时间内神经衰弱、睡不着觉到了神经官能症的地步,脸色如同死耗子皮色,对生活毫无希望,感觉快不行了。因为有这些作为预警的生活经历,所以我当即就把睡好觉这件事定性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觉得自己哪怕短期内神经上太敏感不争气、也必须立即从外在干预睡眠状态,不能放任它一直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先分享几个我认为对睡眠绝对有益的习惯:1.晚饭不要太晚吃,也别吃太撑,绝对会影响睡眠(现在没表现不代表未来不会,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展现出很多你根本想不到变化,放眼长线的好习惯绝对大有裨益);2.睡前两小时左右就别再喝水了;3.睡觉之前(至少半小时)尽量让自己静下来,不要看太刺激的节目和电视,更不要一直刷手机或者打电话,调暗灯光,享受整段独处时光;4.我本人现在甚至晚饭后就不太看手机了(能有多大事找我?),一般都会留在客厅不带进卧室。不看的原因不单单只是为了神经和睡眠,更多是为了保护颈椎和眼睛,晚上手机屏幕的光刺激太大了;5.泡脚!这项非常重要,属于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养生行为,对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起来和放松有极大功效。我建议也不要一冲动就买什么泡脚盆,就直接用家里的盆接热水泡就没问题,每天能坚持十分钟也比不泡舒服太多了;这个油,我的挚爱,年轻时买过面部的特别好用,后来也买了身体油,现在主要刮痧用嘻嘻淘口令:0.0¥yjWbX3INZ2m¥(我那个柚子味的是之前在日本买的,这里是玫瑰味精油)6.有时候我感觉浑身不舒坦(老话叫很皱)的时候,会让我妈轻微帮我刮个痧,排毒去火、让血脉通畅,刮完了以后直接裹上被子别着风,那夜就会睡得特别好。(注意:刮痧也要看体质,大家要先了解自己有没有什么不能刮痧的疾病,即便没有,也不能刮得太勤,先咨询医生)下面分享我自己用得比较顺手的睡眠相关的好物:1.花王蒸汽眼罩。首先,进入睡眠之前是特别好的放松眼睛时刻。自从前年我妈妈有一只眼睛的三分之一突然看不到之后,我就意识到基础病的可怕。简单说,她那个缺血性视神经病其实就是因为常年血压低,然后流过视网膜中枢部位的血管堵了,所以造成有一块看不到。这个问题其实如果及时处理,去医院打两针输个液可能就好了,因为它属于急症、并不是什么疑难病。我妈算是普通人里医学知识异常丰富的,但当时没把这个当成大事,以为是上火了,医院处理的时候已经没啥用了。虽然这两年一直在做针灸,但这种问题其实是不可逆的,能保你不会恶化已经是最好结果。我当时也吓得不轻,顺便检查了一下眼睛,当代人无一例外的干眼症。医生给开了天山雪莲啥的中草药,妈妈就给缝了布口袋,药装在里面上锅蒸,然后熏眼睛。很多人问过我蒸眼睛的中药药方,我发一发,下面这张是针对干眼症的眼药这个方法确实挺舒服,但有两个弊端:一是你至少要拿出一小时做这件事,而且还要有人辅助,我想不到除了亲妈之外谁还能有这么大耐心和这么多爱;二就是药包拿出来其实温度特别高,有可能灼伤眼睛。所以去年我蒸完那些之后就没再继续了。但上个月发生了一件事:有天晚上我看书时,突然右眼右下方出现了很多锯齿形的波纹,当时我整个人吓尿,以为自己快瞎了。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有了前车之鉴,果不其然被我们猜中:因为我一直血压低,有点遗传我妈妈,当时眼睛B超显示我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偏低。所以我的头等大事就是要想办法把血压调上来,这也是为啥我持续跟身边人讲这个故事、并让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109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