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beginningofsummer 夏天时节 疫情之下的 年轻病人们 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宅”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主旋律。过往的走街串巷成了奢望,朋友间的聚会成了妄想,人和人之间见面基本靠社交软件。 也正是这种特殊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缺少社交缺少户外活动,在加上疫情的严重性,很多人产生了大量的紧张焦虑情绪,而这些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患上中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脏病”。 焦虑之下的心脏神经官能症 其实此心脏病非真正的心脏病,而是由于一些因素引起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我们常常自我感觉胸闷、心慌甚至胸痛,医院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甚至血液结果比如心梗系列等等检查都没有问题,但是自觉症状就是很明显,越查不清楚,感觉症状越在加重,这时候,作为年轻人,你就要警惕可能患上了“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也可见于高中级白领、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本病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 五大表现 心血管官能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跟我们的自律神经有一定的关系。主要的症状会出现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上,医院检查却表示一切正常。这就让患者很难受了,明明自己感官上感觉很难受,但是却检查不出来。整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 2、情绪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焦虑、易激惹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或早醒。 4、头部不适感,表现为紧张性头痛、头昏、头憋胀。 5、内脏功能紊乱,如胃胀、肠鸣、食欲不振、恶心、便秘、心悸、胸闷等。 怎么办 首先是自我缓解。自我情绪的调节对于这种疾病恢复很重要,很多患者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出现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之中,躯体的症状和精神的折磨让患者感觉到了生活的痛苦,所以学会自我缓解,建立信心和勇气,积极地应对消极不良的情绪,不断地释放压力,树立信心是战胜它的关键。 其次尝试户外运动。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所以拒绝或者不积极进行户外运动,其实多到户外走走会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对于后期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比如跑步能够刺激多巴胺等激素分泌,产生欣快感,有利于情绪的恢复,同时锻炼心肌耐受力,一举两得。 一些辅助性的用药比如谷维素等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有些心率过快的患者应用一些贝塔受体阻滞剂等,减慢心率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交感活性,减轻焦虑症状。 最后是饮食和睡眠。疫情期间很多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扰乱了生物钟和胃肠代谢功能,这些都会加重相关病情。建议大家饮食规律,睡前可以做做拉伸,瑜伽等,同时当下流行的抖音等社交媒体,建议大家适度观看,比如抖音这些短视频,本身短短十几秒的视频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焦虑情绪,如果再配有一些比较丧的文案,对个人情绪的潜移默化更加明显,不管是鸡汤还是有毒的鸡汤,适度观看,切勿走心。其实大家可以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看一小时的抖音是不是觉得很快,看一小时的书,是不是觉得很漫长,而你又多久没能读完一本书了。 好的情绪管理,好的作息习惯是一个人长期身心健康的保障,心脏神经官能症并不是太难的疑难杂症,在当下年轻人发病群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并且更好的自我情绪管理是恢复的关键 往期推荐 得了高血压,要一辈子吃药吗医学辟谣课——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90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