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适度的焦虑是人所必需的,甚至有可能会是通向成功的“催化剂”。在最近的特约咨询中,有来访者询问应该如何辨别病态的焦虑,以及怎样区别急性的焦虑和慢性的焦虑?

焦虑,本质上说是一种复杂而又神秘的负性情绪。心理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认为焦虑是各种心理问题的中心。他对焦虑的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按来源的不同,将焦虑分为三类:①现实性焦虑。产生于对外界危险的知觉,如人们害怕毒蛇、持有凶器的暴徒和失控的汽车等;②神经症性焦虑。人们体验到的不是因外部危险事物,而是因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冲动可能导致的某种危险,即焦虑来源于潜意识的本我;③道德性焦虑。这是自我对罪恶感和羞耻感的体验,是因为自我意识到可能来自良心惩戒的危险而引发的焦虑。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焦虑症曾经被认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激惹、血管运动性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其实,焦虑症是指以紧迫的灾难性的恐惧体验为中心的情绪障碍。患者常可见有持续性的紧张和不安,莫明的恐惧感,担心大祸将要临头,易激怒。并伴随有头昏头痛、心慌胸闷,失眠多梦、消化不良等躯体症状。常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和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所以,临床上一般将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广泛性焦虑症又称为慢性焦虑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指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障碍。同时会伴有显著的口干、心慌、气短、出汗、尿急、尿频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头痛、入睡困难、梦境体验、夜惊、梦魇、肌肉紧张、轻微震颤、运动不安等。患者会因无法忍受、无法摆脱而痛苦不堪。有时还可能合并有抑郁、劳倦、恐惧症状、强迫症状、人格解体等。大多发病于20-40岁之间,其预后往往与个体素质有关。一般病程短、症状轻、病前社会适应良好、个体缺陷不明显,且预后较好;反之预后不佳。

惊恐障碍又称为急性焦虑症,是指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一种神经症。惊恐障碍具有不可预测性,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而发作。常常作为一种继发症状见于抑郁症、恐惧症等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一般多发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患者常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发作,10分钟内即可达到高峰。突然出现突为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有濒感、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患者深感死亡已经降临,奔走惊叫、四处呼救。心动过速、胸闷气急、头昏头疼、眩晕跌仆、感觉异常、肢麻震颤、汗出无力等。但始终意识清晰、高度警觉,在发作后仍有预期性焦虑,担心再发。惊恐发作起病急速,终止也快。一般持续5-20分钟,但不久仍可突然再发。因而多数患者在不发作期会表现出不敢单独外出的回避性行为,甚至发展为广场恐惧症。

人们之所以会发生焦虑症,正是由于大多数个体与生俱来就倾向于紧张,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决定了对焦虑的不同程度的生物易感性,在成长与生活过程中,面对各种压力和/或负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转化为对焦虑的心理易感性,导致一部分个体过度担忧,产生对紧张的不当认识过程,降低了解决问题、调节自己的能力,进而表现出焦虑症。

养心堂主人——李珑心理关怀工作室

专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训练与辅导、健康咨询与指导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37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