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医院推拿理疗科北京市中医推拿科诊疗中心付国兵沈潜 经断前后诸症,相当于西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本期栏目中医专家以一个典型病例为例对经断前后诸症进行中医辨证,并给予治疗建议。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8岁,从事会计工作,年12月3日就诊。主诉胸闷、心烦反复发作半年多。 现病史患者既往体健,半年来自觉胸闷、心烦,烘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难以坚持正常工作,常伴头痛头晕,腰膝酸疼,口干口苦。月经紊乱,经期延后,量少色鲜红,便秘,舌质淡红,少苔,脉弦细数。查体心肺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卵泡刺激素(FSH)U/L,黄体生成素(LH)52U/L,催乳素(PRL)8.2nmol/L,雌二醇(E2)28pmol/L,孕酮(P)1.1nmol/L,睾酮(T)34nmol/L。诊断经断前后诸证(肾阴亏虚)。 治疗治以滋阴潜阳,益肾安神。以本病基本治法操作,辅以背俞穴,脾、肾经上相应穴位治疗,并点按神门、大陵、照海穴以治疗兼症。隔天一治,5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进行自我按摩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3个月之后,诸症状消失。“经断前后诸症常见症状有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腰背酸楚、面浮肢肿、大便溏泄、情志不安等症状的病证,亦称绝经前后诸症。 本病为绝经期女性的多发病,临床往往某一症状突出,其他症状并见。病程短者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甚至更长。 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接受放射治疗的年轻女性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可参照本节辨证治疗。 病因病理女性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受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影响而发病。本病其本在于肾,常累及他脏,以致病情复杂,病因病理辨证如下表。 诊断临床表现 潮热、潮红是经断前后诸症中最典型的症状,多发生于45~55岁的中年女性。大多数患者可出现轻重不一的症状,部分患者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经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甚至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出现症状,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月经改变月经周期及经量改变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大致有3种情况:①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②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③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 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胸中,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患者仅局限在头颈部和乳房。患者在潮红区域有灼热感,皮肤发红,紧接着暴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一般持续2年,部分患者长达5年或更长。 检查 实验室检查卵泡刺激素(FSH)升高,雌二醇(E2)、黄体酮水平下降;黄体生成素(LH)围绝经期可无变化,绝经后可升高。盆腔超声、CT、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显示子宫和卵巢全貌以排除妇科器质性疾病。B超检查可排除子宫、卵巢肿瘤,并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鉴别诊断女性在围绝经期容易发生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妇科肿瘤等,必须除外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还需要与精神类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等鉴别。高血压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40~50岁以上者多见。缓进型高血压病早期多在体检时发现,以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心悸等症状为突出表现,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可资鉴别。 冠心病有心悸怔仲、心前区憋闷等症,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心悸、胸痛、疲乏、神经过敏为突出表现。较多见于女性及青中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可有心动过速、失眠、多梦等症状,心脏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妇科肿瘤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白带色、质改变、有异味,下腹部出现肿块、疼痛,大小便改变等异常情况时,医院,通过盆腔检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基本可以判断。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可局限于咽、食管或胃部,但以肠道症状最常见,也可同时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常见症状,例如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头痛、盗汗、忧虑、遗精等,但该症多见于青壮年,精神因素在本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躁狂症和抑郁症躁狂症患者往往有乏力、烦躁、性情急躁、严重的失眠、长时间情绪高涨等症状,常伴有语言动作增多和思维内容夸大等表现。抑郁症多有感情淡漠、失眠、乏力、食欲减退、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等表现。此两种病症发病年龄较早。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推拿按摩基本治法基本治法治则为以调和阴阳、补肾安神为原则。手法包括摩法、“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抹法、擦法。取穴部位为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内关、肾俞、命门、太阳、百会、凤池、大椎、肩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摩腹,手法由轻到重。时间约5分钟,以腹部透热为佳。继上势,术者以“一指禅”推法或点按法在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施术,每穴各半分钟。患者取俯卧位,术者按揉脊柱两侧膀胱经2~3遍,再用“一指禅”推法或拇指按揉法在厥阴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穴治疗,每穴半分钟。继上势,术者用鱼际擦法直擦背部督脉和膀胱经,横擦肾俞、命门穴,用小鱼际横擦骶部八醪穴,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术者拿揉风池穴及项部至大椎穴,时间约2分钟。继上势,推抹印堂至神庭穴、印堂至太阳穴各5~10遍;点按百会、印堂、太阳穴,每穴半分钟;在头颞部足少阳胆经循行线以扫散法操作5~6遍。继上势,点按内关、合谷穴各半分钟,拿、搓、抖上肢3遍。推拿按摩随证增减肾阴亏虚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量少或多,色鲜红,阴道干涩,腰背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汗出,五心烦热,口干便秘,或皮肤瘙痒或若虫行,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益肾,育阴潜阳。取穴与部位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心俞、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中极、神门、四神聪;心烦者,加大陵;潮热者,加照海。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心俞、肝俞、肾俞穴重点点按,以酸胀为度,时间约3~5分钟。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太溪、三阴交、中极穴用拇指按揉法操作,时间约3~5分钟。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点按神门、四神聪穴,时间约2~3分钟。心烦者加大陵穴,潮热者加照海穴,时间约为1分钟。 肾阳亏虚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多或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面色晦暗,头目晕眩,腰膝酸软,小腹冷坠,或纳少便溏,小便频数,面浮肢肿,或心悸健忘,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治则温肾助阳,补益心脾。取穴与部位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心俞、膈俞、肩井穴。纳少便溏加脾俞、胃俞;失眠多梦加神门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心俞、膈俞穴重点点按,以酸胀为度。时间约2~3分钟。纳少便溏加点按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时间约1~2分钟。失眠多梦加按揉神门穴,时间1分钟,患者取坐位操作,并揉拿肩井穴5~8遍。 阴阳俱虚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治则温阳滋肾,阴阳双补。取穴与部位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小腹部、大腿内侧及涌泉穴等。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掌振法振小腹部3分钟,以腹腔内透热为佳。继上势,术者拿揉双大腿内侧3遍,以酸胀为宜;再用小鱼际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自我锻炼1.拇指交替推天突至曲骨任脉一线10遍。2.指揉膻中穴约1分钟,鱼际推擦膻中穴约1分钟。 3.双手五指微分推擦两胁约1分钟。 4.双手相叠,以神阙为中心顺、逆时针揉摩腹部各30遍。 5.双手掌推擦腰骶部20~30次,以透热为度。 6.两手手指微分,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由前往后,由中间向两边抓梳头部10遍,梳抓力量以感酸胀微痛为度。 7.两手置于耳上头部两侧,在适度挤压下由前向后推头部两侧10遍。 8.推前臂内侧心经以透热为度。 9.双掌分置小腿两侧,从阴陵泉、阳陵泉向下分推脾胃经至踝关节10次。 一注意事项小贴士1.平时宜多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分散注意力,缓解不适。 2.平时应加强营养,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并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3.患者家属学习更年期有关知识,理解女性更年期症状给其带来的不适,主动分担日常家务。 在患者出现急躁、焦虑、忧郁、发怒等消极情绪时,患者家属应谅解患者,避免发生冲突,并提供精神支持,协助其度过困难时期。 作者:北医院推拿理疗科北京市中医推拿科诊疗中心付国兵沈潜 来源于年3月17日《全科医学周刊》08~09版;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赞赏 长按发白癜风论文二十多篇防治白癜风全面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