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眩晕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称之为“眩”;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合称眩晕。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感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有些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假性眩晕:多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该病的诊断除了根据临床表现、病史以外,还可做相关辅助检查,如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病因,找出原发病。再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晕,采取相对应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就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医院就诊. 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防颈源性眩晕的发生。 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赞赏 长按白癜风中西医结合会诊怎样防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