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脏腑按摩导引学堂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黄帝内经》 段氏脏腑推拿按摩典型案例 ——心脏神经官能症 编者按:自拙著《段氏脏腑按摩技法》和《段氏脏腑保健按摩》出版发行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同时有些读者也对著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意见中主要反映在著作中缺乏临床案例,今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作为“段氏脏腑按摩”流派传承人特根据多年来自己的临床实践整理部分典型案例以飨读者,弥补此憾事,便于大家对段氏脏腑按摩疗法进一步认识和学习,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因笔者知识浅薄,见解难免有误,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曾经有一个40多岁的女士找我调理。她来时愁眉苦脸,显得很疲倦的样子,我便问她哪里有不舒服的感觉,她便滔滔不绝地给我诉起苦来。她自诉:四年前,她和丈夫离了婚,离婚后心情就一直不好,晚上也睡不着觉,经常思前顾后,心神不宁,慢慢就觉得胃里堵得难受,食欲减退,身体也消瘦,后来又出现了心慌、头晕、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动则心跳加速,大汗淋漓,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医院检查过几次,血液化验、B超、胃镜、心脏监测都做了,除了有点血虚外,其它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专家给出了个“神经官能症”的结论,大夫建议她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后来又看了中医,中医专家说是心气不足所致,喝了一段时间中药,心慌、头晕虽然有点改善,但还是时有发生,睡眠、饮食、无力等症状也没有改善。现在一直吃保健品,但吃了一年多了也没有效果,真是没办法了。 我听完女士的诉说后,便对她的腹部进行了检查,发现她的腹部比较虚软,在心口窝处有按压疼痛的硬块;上腹部任脉循行部位有条索并伴有压痛;右季肋下有肌肉板滞并伴有压痛;肚脐周围有明显硬块,按压甚痛,且伴有腰骶部放射痛。检查背部时,发现在心俞穴部位有压痛点。 检查结束后,我便对她说,可以调理一段时间试试效果,但是你必须首先改变你的心态,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才能恢复的更快。因为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就是情志不遂、忧郁思虑过度所致,由于思则气结,长时间心情不悦,生闷气,气结于心,并在心口窝处形成“心结”,在加肝气郁结,任脉阻塞,胃气上逆,就会导致心包内液体不会正常代谢,形成积液,压迫心脏,再加上肾气亏虚,腹气不通,浊气不降,清阳不升,心气不足,则会导致你现在的状况。所以,要想彻底治好,我们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你身体的完全康复。 在调理中我主要用“打开魄门”、“调理冲任”、“固肾培元”和“疏肝利胆”等技法相互配合,而且手法多按少拨,宜轻不宜重,多补少泻,还要控制好气机的升降出入,以防损伤正气或者造成气脱。经过一段时间的脏腑按摩调理,她腹内硬块慢慢变软消散。在按摩期间,有“哗啦哗啦”的溪流声由心脏部位向腹部流下,肝脏部位也出现了“汩汩”的气动声响。随着调理,她的心情也逐渐好了许多,睡眠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有了食欲,身体也觉得有力了,人也显得比原来精神多了。她对调理也充满了信心。又调理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她元气的恢复,每天都有大量矢气排出,随之慢慢心慌、心悸、头痛、头晕这些症状也逐渐消失,精神状态也恢复了正常。整个调理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月。 心脏神经官能症亦称神经循环衰弱症。西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的结果,心脏无器质性改变,一般用现代仪器检查身体发现不了病因,就定名为“神经官能症”。本病属于中医“惊悸”、“不寐”、“虚劳”等范畴。认为多因久病气血亏耗,失血之后阴血耗伤,使心失所养,神不潜藏;或过劳多思,用心过度,伤及心脾,心阴暗耗,心神失养或素体阴虚,热病之后阴津更伤,肾阴不足,水不济火等所致。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临床以心脏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部位常发生在左侧乳房下方,而不是在胸骨后;以刺痛为多见,持续时间往往又很长,可达数小时以至数天,缠绵不断;胸痛多在劳累或精神紧张后发生或加重;有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做深叹息性呼吸,也会使疼痛减轻;平素多伴有气短、心悸、头晕、易出汗、失眠、疲倦、手脚发凉、喜做长出气、情绪易波动等症状。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非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就说明心好比一国之君,其深藏于有心包络围成的坚固的宫城之中,外邪是不易侵袭入内的,因此心脏是不容易产生实质性病变的,其临床症状多由其它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而产生的功能性病症。 本人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这种疾病就是由于脾胃肝胆失调,造成腹气不通,浊气上逆,冲击心脏,并导致心包内积液增多,不能正常代谢,压迫心脏,使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功能减弱,而出现气短、心悸、头晕、易出汗、失眠、疲倦、手脚发凉、喜做长出气、情绪易波动等一系列症状。 因本病以虚证为多,往往虚中挟实,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则宜疏肝利胆,理气降逆,健脾和胃,生化气血,养心安神,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标本兼治的目的。 通过对胸腹部的按摩:一、可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改善心脏周围的环境,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二、可以通畅腹气,使浊气下降,多余的心包积液排除,心脏跳动失去障碍;三、可以增强肝胆脾胃等脏腑功能,起到养血安神,补养心气,温补心阳的作用,使心脏的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术者,在按摩调理这类与心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症时,一定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要控制好积聚在心脏处的浊气的下降量,防止此处浊气突然大量下降,心脏失去支持而出现骤停或休克现象。所以调理这类与心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症时,一定要掌握好气机的升降出入,小心谨慎,以防万一。 另外,我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应该正确认识对待该病,消除忧虑、紧张、烦恼等诱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纠正失眠。安排合适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这样才有利于加快康复。 作者:段朝阳(段氏脏腑按摩传承人) 关于段氏脏腑推拿按摩 脏腑按摩是中医按摩疗法的一个重要流派,自古医家视若珍宝,秘不外传,故知者甚少,精通者更是凤毛麟角。 脏腑失调,乃生百病之根源。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中医学有“腹为有生之本,百病根于此”,“腹为万病之机,治疗万病全在治疗腹部”之说。“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故运用段氏脏腑按摩疗法,对于无病者,可以养生保健,防微杜渐,除患于未兆;对于有病者,可以疗疾祛病,亡羊补牢,消灾于无形。 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源于宫廷,传于民间,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众多医家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智慧的结晶,是祖国传统按摩医学的精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它秉承中华五千年按摩医学精髓,遵循“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依据“百病生于气”、“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诸病皆可从肝治”、“五脏病穷必及肾”等中医理论,以独到的按摩理论为指导,运用奇特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腹部经穴和腹腔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健脾胃以生化气血,疏肝胆以调畅气机,并化解消散清除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衡导致的滞留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内的病气、瘀血、痰饮、水湿、宿食等病理产物,全面修复和提高损伤的经络和脏腑组织器官机能,使人体气血旺盛、经脉畅通、阴阳平衡,故疑难杂证,按之皆愈,偶一不愈,病已转轻,成为以调理脏腑为主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上乘中医按摩技法。因其具有成熟且独到的理论和技法而自成一派,雄居于中医按摩技法之林,引领未来中医按摩发展的趋势,被称为排毒养生保健按摩绝技、中医按摩之瑰宝。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