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疗养、预防”在古今中外,都是一门古老的话题,是不断续、发展的自然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从人类活动的轨迹中,到处都有其神话和传说,到处都有人类应用矿泉疗养的遗迹,不仅中外史书均有记载,民间沿袭至今的温泉疗养、预防方式、习惯仍然盛行。说它科学;是因为矿泉疗养;现代医学证明:是一种神圣的自然疗法,“有病治之,无病预防、保健,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绝佳方式”。数千年来的延续发展,到现代的矿泉医学研究,其结果无非是不断证明人类祖先应用矿泉医疗、保健的聪明才智、善用矿泉积累的经验科学,不断丰富应用矿泉医疗、保健、康复、预防的具体内容,不断细化善用矿泉疗养的具体方式。

矿泉疗养、康复、预防,不仅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沉淀,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从人体结构、药分子、水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因子、水微量元素、阴阳离子进一步认识、临床应用。

在诸多矿泉经济发达国家制定有:矿泉医疗、保健产品的国家标准,有系列矿泉医疗、保健政策、法规。矿泉医疗支出纳入国民健康保险支付范畴(类似我国医疗保险)。形成矿泉疗养的保健、预防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将矿泉资源转化为独特的矿泉医疗康复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我国虽是人类最早应用矿泉医疗、保健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的状况却难尽人意。至今无有医疗矿泉国家标准,更谈不上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建国后,“国家主导的矿泉医疗研究”:只经过十年(54年—64年)黄金发展期,文革十年陷入停滞,七八年后虽有所恢复,但进入八十年代末逐渐弱化,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调整,矿泉科研队伍老化等原因,国家层面的矿泉医疗研究陷入断层,至今都无改善的迹象。

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想从古今中外矿泉疗养文化、现实状况发展趋势,来阐述我国制定“医疗矿泉国家标准,建立矿泉疗养、保健、预防体系”的迫切性,重要性。

一、矿泉疗养的历史文化

(一)古代矿泉疗养应用,西方史书多有记载,这里仅举几例:

1.公元前年左右,古代希腊荷马(Homer)的著作中就有女神栖住温泉治疗疾病的神话。

2.公元前年盛行用用温泉治病,尤其是爱用硫磺泉。古罗马时代,矿泉疗养被广泛应用,在三世纪时代,罗马约有个浴场,同时可容纳人入浴,同时可开展按摩与水中运动疗法,并有专业医师予以指导。其浴池遗迹至今残留在许多国家。

3.希腊学者Geradot曾编写过矿泉法规则,叙述矿泉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十五世纪意大利学者Gabanpoba编著了《意大利矿泉论》的巨著。

同时期意大利学者Fallopio曾讲授矿泉疗养学。意大利盛行应用冷疗法,利用冰、雪治病。

4.十七世纪英国盛行温、冷水矿泉疗法。

5.日本素称温泉之国,温泉万余。日本矿泉史书《伊豫国风土论》,《日本书记》,《丰后国风土记》均有详细记载。

6.印度利用矿泉治病,诸多印度佛教经典书中多有记载。

(二)近代矿泉应用:矿泉疗养学科形成

矿泉疗养学科形成于十八世纪,其标志性成果具体如下:

1.年法国医生霍夫曼(Hoffman)首次确定了矿泉的化学成分而奠定了矿泉的科学发展基础。

2.年俄罗斯化学家Tecc编写了《俄国矿泉化学成分和治疗作用的研究》一书。

3.年德国学者系统地对矿泉做了化学分析研究,并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矿泉分析学校。

4.十八世纪中叶,德国贝尔医生的矿泉疗养法传入日本,从此日本温泉疗养逐渐与现代医学相融合而发展。

5.从十八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矿泉疗养逐渐因现代医学的发展而迅速地兴起,对矿泉疗养的应用学说、理论、研究机构也应运而生,对各类矿泉的疗养适应症与禁忌症皆提出明确的观点,矿泉疗养知识迅速普及,日渐深入人心。

(三)现代矿泉疗养、康复、预防体系确立

进入十九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普及,人们科学地认识温泉、应用温泉。各国陆续制定了医疗矿泉国家标准、医疗矿泉产品法规。建立矿泉疗养研究机构、矿泉疗养地(院)、矿泉疗养学校,建立矿泉疗养职业、标准等,逐步形成了各自特色的矿泉医疗、康复预防体系。

1.德国十九世纪就建立有瓶装医疗矿泉水厂出口用于饮疗,二十世纪制定了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将医疗矿泉水列入了药品范畴,纳入国家药品的管理系统。

2.法国国家矿泉水医疗功能机构认定、评审等法规制定、颁布,凡是天然矿泉水必需有国家矿泉医疗评定部门评审,结论:“具有医疗、保健功能作用”。

3.俄罗斯十月革命后,年在高加索成立了矿泉研究所,年成立了全苏联中央天然疗养研究科,制定了医疗矿泉水标准等。

4.波兰、罗马尼亚、美国等国均在这一时间相继成立了温泉疗养研究所,逐渐将矿泉医疗水及矿泉医疗水产品用于临床等。

5.日本年成立了温泉气候学会,从事矿泉疗养研究、行业指导工作,年,制定《温泉法》,《疗养泉标准》,建立矿泉学院。医疗矿泉知识纳入国家卫生医疗从业人员必修课程、矿泉医疗师职业认定等。

6.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民间组织:“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年成立,在联合会主导下多国交流矿泉医疗、康复预防经验。至今约有90多个会员国家。我国也是会员国之一。

二、中国矿泉疗养历史文化

(一)古代:我国是利用矿泉疗养、医病的最早国家之一

1.公元前四千年古代史就有记载:《黄帝内经灵枢篇》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

2.公元前五、六百年(东周),《论语》书中曾记载“......暮春者,春眠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午云,泳而归......”

3.公元前一百年,汉朝天文学家张衡《温泉赋》中“有病厉兮,温泉泊焉”。说明矿泉不仅能医病,还能健身,防止衰老延年益寿。

4.公元二百年,秦朝时《辛氏三秦记》书中,曾有骊山汤泉主记载:“秦始皇与神女邀,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洗除,后人因以为验......”

5.北周庚信《温泉碑文》中记述饮用温泉水有医治胃肠病的功效。

6.唐朝西藏吐蕃时形成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将医疗矿泉分为五种:雄温泉,雌温泉,子温泉,女温泉,中性(又称之为阴阳温泉)温泉。明确提出不同温泉,不同功效适应症、禁忌症,21天疗程期等,形成独特而系统的藏医温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理论,即使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不落后。

7.明朝时期,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经典中,将我国甘温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苦泉,同时阐述了温泉的治疗方法与适应症,并指出温泉的治疗结合自然条件、药物疗法与营养方法方能获得最高的效果,此鲜明观点不仅充实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与现代西医矿泉医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8.我国只有西藏地区形成温泉医疗、保健系统理论体系

我国汉地虽有众多的温泉治疗疾病的记载,不少医书中也有温泉分类、功能记载,但遗憾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温泉医疗保健理论体系。

但纵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温泉的功能作用,人们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认识。

我国历史上,最善应用温泉、建立系统医疗、保健、预防体系的是我国的西藏,至今仍指导人们进行温泉医疗、保健。但由于历史上的交通不便,地域独特,与内地交流诸多不便,对内地无法施加影响。

(二)近代:我国矿泉医疗应用研究无重大成果和进展

我国近代由于战乱、殖民主义入侵等因素,国基不稳,国力走弱,矿泉医疗、应用、研究无有重大成果、进展。

1.清代人们对矿泉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渊鉴类亟》,《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两部矿泉专著。内容众多,列有“泉”与“温泉”分类,温泉文艺与温泉志两部分,材料丰富。但无形成矿泉疗养体系,没有发现规模型温泉疗养场所。

2.即使历史上形成的个体温泉医疗作用也没有获得系统研究或继承性发展。

3.温泉的功能作用没有与西方兴起的现代医学融合、促进,没有见有这方面的历史文献。

4.只有我国的西藏地方例外,仍保留藏医理论体系,传统的原始的浴疗、饮疗方式。

5.鸦片战争后,再加历年的战乱,我国的矿泉资源同其他宝藏一样被侵略者掠夺、霸占,许多知名、传统的矿泉被修建别墅、行宫、旅馆,只供少数权贵,富商大贾避暑享乐,根本谈不上研究、发展。广大民众更难涉足。众多的矿泉长年累月任其白白流失,大多数处于原始阶段,整个国家没有一座矿泉疗养院,国家医疗知识界没有形成矿泉疗养意识,矿泉疗养是少数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方式。

(三)现代:建国后我国矿泉医疗研究简况及标志性科研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非常重视,提出“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矿泉医疗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医疗矿泉研究,培养出一大批矿泉医疗研究专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引世人注目的丰硕成果。

1.年开始,全国各省市、部委、军队、工会陆续建立了各种矿泉疗养院(所),有的医科大学还设有矿泉医疗研究室。科研部门列支专项经费,培训专业人员。地勘部门开展矿泉普查和勘探工作。年地质部队水文研究所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全国矿泉分布图。使矿泉医学研究全国范围内展开。年又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详细勘查。

2.国家卫生部在北京组织全国疗养干部训练班,开展矿泉医学讲学,普及矿泉医学知识。

年,汤岗子矿泉疗养院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矿泉疗养专业的专业杂志《理疗与疗养》,交流矿泉医疗经验成果。

3.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理疗与疗养专题委员会在北京召开首次本学科科研成果汇报与《十年矿泉医疗研究发展规划》会议。

4.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性理疗会议,会上首次确定了我国“医疗矿泉”的定义,明确了我国医疗矿泉的概念、研究、发展方向。

我国医疗矿泉定义

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孔取得的地下水,每升含有1克以上可溶性固体成分,一定的特殊气体成分与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或具有34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可供医疗与卫生保健应用的泉水被称为医疗矿泉。

5.中国医疗矿泉水的分类(初步方案)见下表一

卫生部北京理疗与疗养会议通过了由陈炎冰、王立民等专家结合我国多年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中国医疗矿泉分类方案(草案)”,填补了我国医疗矿泉分类的空白,结束了沿用外国分类方法的历史。

表一中国矿泉水的分类(初步方案)

编号

名称

矿化度

主要成分

特殊性质

阴离子

阳离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氡泉

碳酸泉

硫化氢泉

碳酸氢钠泉

碳酸氢钙泉

硫酸钠泉

硫酸钙泉

硫酸镁泉

氯化钠泉

铁泉

碘泉

溴泉

硅酸泉

淡温泉

1g/l

1g/l

1g/l

1g/l

1g/l

1g/l

1g/l

HCO3-

HCO3-

SO24-

SO24-

SO24-

C1-

Na+

Ca2+

Na+

Ca2+

Mg2+

Na+

Rn5.5ME

CO20.5g/l

总S2mg/l

Fe2++Fe3+10mg/L

I-5mg/L

Br-25mg/L

H2SiOmg/L

34℃

6.一九八一年卫生部全国疗养学术会议通过了由王立民、安可士等人提出的“中国医疗矿泉分类修订方案”见下表二

表二中国医疗矿泉分类修订方案

编号

名称

矿化度

主要成分

特殊性质

阴离子

阳离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氡泉

碳酸泉

硫化氢泉

铁泉

碘泉

溴泉

砷泉

硅酸泉

重碳酸盐泉

硫酸盐泉

氯化物泉

淡泉

1g/l

1g/l

1g/l

1g/l

HCO3-

SO24-

C1-

Na+、Ca2+、Mg2+

Na+、Ca2+、Mg2+

Na+、Ca2+、Mg2+

Rn3nci/l

CO21g/l

总S量2mg/L

Fe2++Fe3+10mg/L

1-5mg/L

Br-25mg/L

As0.7mg/L

H2SiOmg/L

7.由安可士、任福弘、姚足金、郑灼华起草的《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mg/l),作为国家标准,《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92附录B长期以来一直被引用。见下表三

表三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mg/L)

成分

有医疗价值浓度

矿水浓度

命名矿水浓度

矿水名称

二氧化碳

碳酸水

总硫化氢

1

1

2

硫化氢水

1

2

2

氟水

5

5

25

溴水

1

1

5

碘水

10

10

10

锶水

10

10

10

铁水

1

1

5

锂水

5

5

5

钡水

1

1

1

锰水

偏硼酸

1.2

5

20

硼水

偏硅酸

25

25

50

硅水

偏砷酸

1

1

1

砷水

偏磷酸

5

5

5

偏磷酸水

镭g/L

10-11

10-11

10-11

镭水

氡Bq/L

37

47.14

.5

氡水

温度

≥34℃

矿化度

淡温泉

8.编制形成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7,后来几经修改,现为GB—

9.全国各地疗养院在实践临床中共同形成的各类矿泉医疗适应症及疗法表见下表四

附表四各类矿泉医疗适应症及疗法表

疗法矿泉

类型

适应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恢复期)

慢性胃炎

胃酸过多

胃酸过少

慢性肠炎

便秘

肝炎、早期肝硬化;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

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腱炎、肌劳损、运动器官、创伤后遗症

神经痛、神经炎、脑病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官能症

早期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心瓣膜病、心肌炎、神经功能性心脏病

血液

贫血

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

×

支气管哮喘

×

新陈代谢及内分泌

糖尿病

肥胖病(单纯性)

痛风

尿

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

慢性肾炎、慢性肾盂炎(无肾功能代偿障碍)

妇科疾病

皮肤科疾病

慢性重金属(铅、汞)中毒

保健养生

表内○示浴疗,□示饮疗,×示吸疗,☆示浴、饮疗,×示浴、吸疗,

△示浴、饮、吸疗

此表与世界各国矿泉疗养适应症表相比基本无异,只是临床中的饮用量因人而异。

此表建立的基础是“医疗矿泉分类”。世界各国医疗矿泉分类基本相同。同一种类型的矿泉功能相同。

10.有了中国矿泉的分类草案,医疗矿泉的定义,研究、发展规划、方向,医疗矿泉研究飞速发展。矿泉疗养院(所)至七十年代中期发展到三百多所。矿泉医疗专业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广州、辽宁、北京等地矿泉疗养地相继成立了矿泉研究所(室)。矿泉的功能、作用、临床、适应症、禁忌症、疗法、疗程等工作系统地、飞速地发展,可谓矿泉研究、发展十年黄金期。

遗憾的是十年动乱,矿泉事业发展出现重大挫折,矿泉疗养院关闭、研究人员调离,工作停滞。

11.年由我国医疗矿泉专家王立民、安可士牵头组织全国众多医疗矿泉专家编著了《中国矿泉》一书,书中对我国建国以来矿泉医疗研究成果做了总结,是一部众多矿泉专家的心血结晶,是一部权威性矿泉知识的科学普及读物,是一部具有科学价值的矿泉权威性专著。

12.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国家科研体制、科研政策、国家相关各行业机构改革,导致矿泉医疗研究事业又一次跌入低谷。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矿泉科研专业人员年迈退休、调离,矿泉疗养院转向改制等因素,使医疗矿泉研究事业陷入断层。即使部分“医疗矿泉疗养”机构存在,但由于缺乏经费、缺乏专业人员,工作无法开展,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仅靠吃老本而维持宣传,实际上是“矿泉医疗、保健”只成了一个概念,丧失了主要内容。

三、国外矿泉医疗保健现状及发展趋势

“矿泉医疗保健”不论是矿泉业发达国家、还是矿泉业相对发展滞后的国家。不论是西医、中医、藏医或者矿泉所有国家、地方的传统医疗机构,对矿泉医疗、保健、预防功能都是肯定的、认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不同国家、地区对医疗矿泉的定义表达有差异。但具体而言,大同小异。关于这一点,可以理解,由于各国地下水资源不同,水资源所处地下矿床差异,人种基因差异、经济、医疗水平差异,应用程度等差异因素,必然决定了各国家对“医疗矿泉水”定义表述有所不同,难以同一,但这不妨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取临床先进技术与经验。

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将先进的成果广泛地直接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

(一)日本

1.年制定了《温泉法》、《疗养泉标准》。开创了温泉专科医师论证制度,使温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逐渐确立,纳入国家公民卫生保障体系。

2.建立有直归国家卫生省评审、认定的95医院,千余家温泉疗养地,余所温泉经营场所。

3.国立大学院校、私立大学院校,不程度开设温泉疗养专业课程、设有温泉研究机构。国家卫生系统医科院校,把温泉疗养基础知识做为卫生、医疗、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

4.国家劳动部门,制定有温泉医师培训课程、评定职称的法规政策。

国民在国家卫医院、温泉疗养地疗养、保健消费费用由国家健康保险费用支付。类似于我国医疗保险。

5.各温泉经营场所开展的旅游观光、健康预防、社交会友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休闲、度假、保健、美容、娱乐项目更是丰富多彩。温泉物质性产品更是多样,不仅国内市场流行,且出口世界多国。

(二)欧洲各国

1.欧盟各国医疗矿泉应用主要体现在饮疗、温泉疗养地、健康度假疗养,众多的天然矿泉产品如饮用医疗矿泉水、矿泉结晶粉等。

欧盟体系内各国公民,不论在那一个国家温泉疗养地疗养,其费用均是由国家健康保险费用支出(类似于我国的医疗保险费用)。

并且,国家、企业均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公民前往温泉疗养地度假。

2.欧盟各国的医疗、疗养法规较之日本更为完善,有从事矿泉疗养的医师、护士职业认定,有从事矿泉医疗教育、培训、研究院校,有从事矿泉医疗产品开发、经营等,都有系统的法规保障制度。矿泉医疗课程从40年代就纳入国家卫生系统,从事医疗职业的必修课程。

3.目前欧盟各国共有多所温泉疗养地形态的健康度假中心,有90多所饮用医疗矿泉水(瓶装水)生产企业,其产品不仅盛行欧盟各国,还出口美国、亚洲各国。

还有以医疗矿泉为原料开发的美容产品也畅销世界各国。

4.欧盟直接从事矿泉疗养、产品生产的熟练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医生、护士、研究人员有50多万人,若间接辐射从事相关行业人员可达余万人。年产值亿欧元,职业间接影响联系达余万人,具有十多亿人的矿泉医疗消费市场。

(三)俄罗斯

1.俄罗斯医疗矿泉水标准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每五年修订一次,且饮用医疗矿泉水又分出饮用医疗矿泉水、饮用—佐餐医疗矿泉水。

2.国家和民间都建有矿泉疗养健康度假地、医院,其疗养费用支付类似欧盟。

3.俄罗斯国家设有一种“医疗矿泉认证专家”职称、职务、职业制度,这种状况充分保障了矿泉矿泉医疗研究的持续性、深入性。

4.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地区生产的含砷矿泉水世界闻名,因有治疗血液病、痛风、糖尿病、辐射病的独特功能而盛行80余年,近两年我国市场上也可见到。

在原苏联时期,切尔贝诺核电泄露事故后,十几万民众深受核辐射污染,就是以含砷矿泉水让人们昼夜饮用,才恢复健康。

5.前苏联虽已经解体,但原体系内国家,矿泉医疗至今仍执行俄罗斯联邦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

(四)美国

美国主要把医疗矿泉水用于治疗,即饮疗,归为自然疗法。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低谷,近十年又盛行起来,其原因归结为医疗费用昂贵,且许多慢性病症、亚健康状况,因合成药品治疗不如应用医疗天然矿泉水临床有效。

四、国内矿泉医疗、保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医疗矿泉水由于缺乏标准、缺乏国家层面的专业机构管理、指导,矿泉开发应用,偏离其矿泉医疗、保健、预防的核心价值而发生异化,其表现形式则为以旅游观光为名的娱乐化、短期利益化,温泉房地产等,如有的矿泉地追求开展万人泡澡,万人泡脚等活动。宣传受政策制约,不敢宣传矿泉医疗、保健、预防功效,只谈“养生”。相互仿效,没有创新、研究。长期以来导致产品同质化,天南地北,温泉地一个样,相同的宣传调子。矿泉医疗脱落成一种单纯的概念和口号,无有矿泉医疗特色的实际内容,这种短期利益的娱乐化开发行为造成恶性循环,大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究其原因,具体如下:

(一)缺乏国家层面的专业管理机构

1.国家相关职能管理机构:如卫生部、国土部没有相应的业务指导、管理机构。

2.民间没有相应的矿泉医疗协会。

3.医疗矿泉水建国六十五年了至今无有建立国家标准及其相适应的矿泉医疗政策、法规。导致今天社会民间开展、进入矿泉医疗领域无法可依、无门可入。

4.国家层面指导的矿泉医疗科研成果没有继承下来、深入研究,反而被遗弃、遗忘。

5.国家卫生部门没有将温泉医疗保健列入国民医疗预防康复体系。目前还看不到规划,更无研究计划。卫生部六十年代就制定《矿泉医疗研究十年规划》,但至今无有落实。

6.矿泉医疗研究处于断代,国家层面没有矿泉研究规划,没有专项政策、专项经费,专业研究机构。

7.矿泉疗养地(院),为了生存,只能靠吃老本,如借助以往的研究成果,发展基础,宣传自己。因但受政策法规制约,一是无法利用媒体大量宣传,二是缺乏宣传没有力度。

8.由于缺乏医疗矿泉水标准、法规政策,矿泉医疗工作、研究工作无法深入进入。

①做为一个矿泉水企业,仅靠自身进行专业性矿泉医疗开发、研究,困难极大,根本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法规缺失,没有方向、目标。

②企业实力有限,矿泉医疗研究时间长,还有产权原因,没有恒产,那有恒心,谁愿冒险长期投入。

③国有企业虽有实力,由于体制原因,至今无有进入矿泉医疗行业。

④即使有企业做了具体工作,但科研成果因缺乏医疗矿泉水标准无法评定,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结果只能是一场恶梦。

(二)我国目前相关矿泉业务指导部门

1.中矿联地热专业管理委员会

十多年来,中矿联地热专业委员会在指导、促进地热开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成绩有目共睹,功不可没,尤其是在地热开发领域开展“温泉之乡(城、都)”的评定模式中形成一系列具体指标,这在我国是最专业的业务指导。但由于缺乏医疗矿泉水标准、法规,其矿泉医疗研究工作仍难以体现,只能依据国家标准GB/T—[附录E(资料性附录)]理疗矿泉水水质标准宣传。即缺乏权威、力度,又淡化了矿泉医疗功能,长此以往,大家会把“矿泉医疗”的概念也忘了,届时,若有矿泉企业想进行矿泉医疗研究开发,则就成了最大的难题,不知从何入手。

2.“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这是隶属于国家旅游局的一个民间组织,该组织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在国际旅游事务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入了“世界温泉气候与养生联合会”,带领国内众多温泉企业走出国门,向同行业学习、吸收先进经验,经营方式等,也做了温泉星级评定、温泉交流大会等一系列工作。但由于受非矿泉医疗专业所限,其业务指导矿泉医疗方面,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如此,温泉分会历年多次强调回归矿泉医疗核心价值,呼吁大家创新、特色、温泉养生等,但实际效果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没有矿泉医疗标准与之配套的法规政策,大家无方向,无目标。只能喊口号。

(三)我国矿泉企业众多,规模之大,在世界温泉行业中也是位于前列,温泉业在旅游方面尚可与国外同行业交流,若从矿泉医疗方面做为成熟的个体专家、学术单位、企业整体与其它国家的专家层进行深层次的学术交流目前还没有。至今没见一部专业性矿泉医疗论著,宣传、引用的均是老一辈矿泉专家的文献资料。偌大的中国,建国六十余年,矿泉医疗工作曾开展断断续续四十余年,至今在温泉医疗方面,面对世界温泉行业众多同行,学术交流支撑面也没有,支撑点也无从谈起。这一点与国外相比至少落后五十年。

五、中外医疗矿泉应用现状对比

中外医疗矿泉应用现状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矿泉医疗、保健业明显地落后世界,六十年代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小,现在差距却日益扩大。前景令人十分担忧。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制定“医疗矿泉国家标准”,建立“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中外矿泉医疗应用现状对比如下:

中外矿泉医疗应用现状对比

应用阶段

国外

中国

古代

最早应用矿泉医疗的家:欧洲所有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等。

中国是最早应用矿泉医疗的国家之一

近代进入(十八世纪)

1.日本、俄罗斯、欧盟系列国家形成矿泉医疗、保健、预防学科。

2.矿泉医疗研究与现代医学研究齐头并进,进入国家卫生健康预防领域。

1.矿泉医疗应用、矿泉医疗理论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没有创新、没有发展,更无有研究成果。

2.没有矿泉疗养、研究机构,没有进入国家卫生健康领域。

现代

现代

1.从四十年代起,国家政府设有相应的矿泉医疗管理专业机构,行使业务指导、规划、行政管理职能。

2.制订出医疗矿泉水及其矿泉产品国家标准。

3.国家、民间建有矿泉医疗院校、研究机构,大学开设矿泉医疗专业课程。

4.建有医院、矿泉疗养地、健康度假中心。核心:矿泉医疗、保健、预防。

5.建有系列的矿泉医疗政策、法规:矿泉医疗师职业评定,卫生从业人员矿泉医疗必修课程、矿泉医疗从事人员、矿泉医疗业务知识培训。

6.医院、矿泉疗养地健康度假中心费用划入国民卫生健康支付范围(类似中国医疗保险)

7.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不断推出各种措施鼓励民众前往度假疗养。予以各种外助、优惠方式。宣传目的是社会效益。

8.国民把矿泉医疗、预防做为一项健康生活主要内容,成为普遍现象,常态行为。

1.建国后,国家卫生部、地质矿产部行使矿泉医疗专业指导、规划、行政职能,九十年代至今其职能陷入断层、真空状态。

2.空白、没有发展。

3.空白、没有发展。

4.国内诸多矿泉地、疗养院没有矿泉治疗内容,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健,而矿泉地大多以旅游业为主,矿泉医疗、保健、预防只是口号。

5.广大医务人员甚至没有矿泉医疗概念,不知还有“医疗矿泉水”类别,这方面是矿泉医疗盲。

6.至今国家层面没有规划。

7.矿泉地企业宣传、吸引大家前往消费费用个人承担。宣传目的是企业利益。

8.国民去矿泉地旅游消费成为奢侈行为,偶尔一次。

六、矿泉医疗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主导改革、设计

纵观古今中外矿泉医疗事业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知道

1.我国是最早利用矿泉医疗保健国家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沉淀。

2.近代由于国弱战乱,与现代医学脱节没有继承、完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

3.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矿泉医疗事业,培训出诸多专家,研究出一系列科研成果,有了中国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的雏形,只可惜差一步就形成国家标准、法规;加之多年来改革、调整、缺乏相应的医疗矿泉管理机构,导致今日矿泉医疗事业陷入断层。

4.国家矿泉医疗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成果是制定了“天然饮用矿泉水”国标GB—,这一标准的制订和建立,促进了国内饮用矿泉水事业的飞速发展,而矿泉医疗研究虽早于饮用矿泉水,却因无建立起标准,致使矿泉医疗事业多灾多难,坎坷不断,至今难以走出断层。

5.国家几十年矿泉医疗研究成果被遗弃、遗忘,没有能够获得继承,更谈不上发展。

6.发展矿泉医疗事业,迫切需要“制定医疗矿泉国家标准,建立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

而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家层面的主导、改革、设计、推动,要将矿泉医疗纳入国民卫生、医疗、预防规划,做为战略决策,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七、我国已具备矿泉医疗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必要的环境条件

1.我国几十年矿泉研究成果,可以继承、发展。尚有许多矿泉医疗专家健在,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已建设完成评定数百家温泉之乡(城、都),基础设施已完善。

3.近千家正在经营的温泉企业,只是缺乏矿泉医疗业务指导。

4.原有的矿泉疗养院。

5.众多的从事医疗保健医务工作者,只要有医疗矿泉水标准、法规,普及培训矿泉医疗基础知识,很快就会进入矿泉医疗保健领域。

6.国外先进的矿泉经验,矿泉医疗方式。

7.现代化传媒迅速交流经验、技术,交流矿泉医疗信息。

8.世界各国的矿泉医疗业发展证明:同质类型的矿泉,功能相同,各个矿泉只要把特殊矿物元素组分检测便可开发利用。工作量小,透明度高、安全可靠、没有风险,没有污染,较之合成药品制造,既节省能源,又利于环境,益于人体健康!

9.明确宣传矿泉医疗标准核心价值,功能作用,不要再用“养生”二字矮化“矿泉医疗”作用。“养生”二字特别泛化,人们喝水、吃饭均是“养生”,宣传矿泉“养生”细究是一种规避现实的消极宣传。

10.国家层面的宣传:普及矿泉医疗知识,将矿泉医疗与合成药物医疗区别开来,不要混为一谈,合成药品是针对性医治、医疗,是药三分毒,有一定毒副作用。

矿泉医疗不具体针对某种病症,而是调理人体代谢职能,活血、化瘀、舒筋,激活生理细胞、强化消化功能。只需控制饮用量、浸泡时间、水温高低,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八、发展我国医疗矿泉事业的几点期望

(一)、确立国家层面的业务指导部门

迫切需要确立国家层面的业务指导,管理机构。

1.医疗矿泉资源的利用、水质、监督、评定由国土部门负责。

2.医疗矿泉对人体医疗健康、预防、日常性经营监督,医疗矿泉水产品。监督由卫生部门负责。

(二)、由国土部门与卫生部门协调共同成立一个医疗矿泉专业管理委员会行使业务规划指导职能

如在中国矿业联合会内设立医疗矿泉专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矿泉水标准,起草相关医疗矿泉水法规、政策,提交国家法规管理机关评审、审议。如向国务院、各部委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

(三)、国内几十年的矿泉医疗研究,已大致形成四大矿泉医疗区域

1.东北长白山含气医疗矿泉水区域;

2.北京以小汤山为代表的淡温泉医疗区域;

3.云南淡温泉医疗区域;

4.西藏复合式医疗矿泉区域

以四大区域为试点单位,采取科研资金倾斜,建立矿泉医疗示范基地,再以点带面,推广社会。

(四)、在矿泉医疗示范基地建立过程中,可将部分矿泉医疗效果明显优于合成药物治疗的疾病费用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业务范围。

(五)、在全国范围内把残疾人、慢性病症患者、跌打损伤、身体伤残的患者适应自然疗法的病症患者,康复治疗逐步分类纳入矿泉医疗体系,费用从医疗保险费用支付。

(六)、参照国外先进矿泉医疗经验、技术,参考国外矿泉医疗法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逐渐建立我国矿泉医疗、预防体系。

1.建立矿泉医疗师职称、职业评定制度。

2.有条件院校开设矿泉医疗专业课题。

3.将矿泉医疗知识纳入国家所有卫生、医疗人员必修课程。

九、医疗矿泉事业发展展望

根据国外矿泉医疗现状分析可知:我国若建立起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其发展基本可以达到:

1.开辟数十万直接从事矿泉医疗职业岗位,增加数百万从事矿泉医疗工作人员。

2.直接、间接职业人员所创产值可达万亿

3.国家提倡的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全国民众整体身体素质提高有了新的途径。

上述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望大家予以指正,共同探讨,以期引起共鸣,共同促进“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早日制定,共同促进“矿泉医疗、保健、预防体系”早日建立,为矿泉医疗发展事业尽绵薄之力,展责任之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92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