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几万士兵因胸闷、心悸而就诊,但他们的心电图及超声检查都未见异常,后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士兵并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只是因为战争中突然出现的巨大压力致使其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的系列症状,或面对长时间的压力不能缓解时,怀疑自己的心脏存在疾患,久而久之便真的出现了一系列心脏神经症状,所谓心脏神经症(cardiacneurosis)是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症的一组综合症,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 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有时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并存,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高强度训练中,思乡情绪,面对战争,面对长期或巨大的压力,很多战士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心脏神经症,其表现形式多样,症状时轻时重,可明显影响劳动力和战斗力。 心血管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时,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因而发生紊乱,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表现。不同个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同,对客观刺激的耐受程度也各异。精神因素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均为常见的诱因。此外,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或重病后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至稍事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或耐受者,容易产生过度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而致发病。 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可能是心脏神经症患者发病机制之一。表现为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少数患者还伴有难以控制的情感冲动。这些患者同时有高动力循环的表现,如左心室射血速度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动脉搏动增强,和偶见的收缩压升高;经普萘洛尔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症状可全部消失,这都支持本症存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故心脏神经症又被称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 心脏神经官能综合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以心血管系统的症状较为明显,也可有其他系统的症状。 (1)心悸最常见,患者能感觉到心跳,心前区搏动增强,运动和激动时更明显。 (2)心前区痛,部位不固定,多位于心尖部或左侧乳房下,也可在胸骨下或右前胸,或经常变动;多为一过性(数秒钟)刺痛;或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隐痛,疼痛常在休息时、活动后或精神疲劳后发生,而不在疲劳的当时发生。一般与运动无关,作轻度活动反觉舒适。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 (3)呼吸困难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不畅,在人多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易发,常要开窗深吸气甚至要求吸氧。经常用叹息样呼吸来解除憋气感。过度换气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引起四肢发麻、手足抽搐、头晕等表现。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 (5)其他症状疲乏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头昏、头痛、低热等。 体格检查可无异常发现。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可伴ST-T波改变,后者可随心率减慢而恢复正常。普萘洛尔(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大多能使心率减慢,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电图ST-T波改变恢复正常。 参加战斗的青年士兵绝大多数均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基础,当存在明显的压力应激后出现的上述心血管功能失调,伴或者不伴有全身神经症的表现,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时,需考虑此病。但某些器质性心脏病的起始可无明显客观证据,且器质性心脏病亦可与心脏神经症同时存在,或后者发生在前者的基础上,因此诊断时宜慎重地全面考虑。 治疗措施: ①使患者了解本症的性质以解除其思想顾虑; ②与家属、战友、教导员一起设法寻找并去除可能引起或加重本症的诱发因素,影响执行力和判断力时,应暂时撤离战斗; ③鼓励患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练; ④必要时安排心理咨询,消除其思想障碍; 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镇静剂,阿普唑仑0.4mg晚睡前1次;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良好,尤其对心率快者,给予美多洛尔12.5~25mg,或阿替洛尔25mg,每日2次;必要时给于抗抑郁药,黛力新1片,开始每日2次,3~天后改为1片,每日1次。赛乐特(帕罗西汀),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开始时20mg,每早1次,每2~3周,递增10mg,最大剂量达每天50mg。 本症不影响人的寿命,但严重患者可长期处于病态而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影响部队战斗力。 官宣 从1月17日起,海军军医大学《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编写组将常驻本公号,解答广大战友提出的训练伤防治问题,欢迎大家在后台踊跃提问留言。 同时,期待广大战友对本公号提出意见建议。所提意见建议一经采用,我们将赠送一本《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 供稿:海军军医大学 邮箱:youth81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89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