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真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经验丰富,尤其对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张老治疗脊髓及脊神经疾病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脊神经根炎

脊神经根炎为多种原因所致的脊神经根炎性或变性病变的总称,病变可侵及颈、胸、腰、骶任一节段的脊神经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项、肩背、腰骶及肢体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张老认为,脊髓和神经根病变以疼痛、麻痹为主症者,均从“痹”论治。陆渊雷认为“身体不仁”即是“营卫俱微,神经不得煦濡而麻痹”[1],可知皮肤、身体感觉麻痹属于痹。项背腰为督脉与足太阳所主,气虚血痹,风寒外袭,遏郁阳气,故为身体强痛。张老临证,若值发病之初,症见“项背强,无汗恶风”为葛根汤证;“汗出恶风者”为桂枝加葛根汤证;若“身体强,然,脉反沉迟”为瓜蒌桂枝汤证,依法施治,皆可速愈。若病情呈慢性化,或平素重困疲劳,气虚阳郁,营卫失和,或疼痛或麻木或两者兼见,则为“血痹”,须用益气通阳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病例:患者,女性,40岁。年5月11日初诊。患者体型高瘦,上背部疼痛数年,沉困酸楚,夜间甚,平素辛勤劳作,患病后坚持不懈,渐感疲乏难以支撑,上背部痛楚夜不成寐,月经量少,大便不实,手脚不暖。舌质微红胖嫩、苔薄,脉沉细。检查胸椎旁有压痛点,摄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颈胸神经根炎。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气虚阳气郁痹,治法:益气通阳宣痹;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羌活15g、独活15g、鸡血藤15g、络石藤15g、黄柏10g、泽泻10g,水煎服,1剂/d。7剂后复诊,诉背痛缓解,周身感觉温暖舒适,胖大舌体恢复正常。前方去泽泻,加丹参15g养血活血,调理善后。

按语: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桂枝汤方中加黄芪三两、倍用生姜六两而成,可益气通阳宣痹。张老以羌独活代生姜,亦遵倍用生姜之义,增加宣痹之力;且黄芪与风药配伍,益气通阳之力尤著,适于上半身气虚失于温养者。

2脊髓多发性硬化

脊髓多发性硬化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常与脊髓炎症状相似,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运动障碍,即无力或瘫痪,伴麻木感。张老认为,下肢瘫软无力、冷感明显即为肾着汤方证。痿弱则身体沉重,举动尤难。张老认为,寒性痿证,符合《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所述。阳气不足,水气停积于下部,故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是痿弱无力,故用甘姜苓术汤为正治。

病例:患者,女性,22岁。年4月23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僵硬无力、行走困难3年,以发作性双下肢僵硬起病,渐渐限制行走、蹬台阶,时有跌倒。目前两腿僵硬无力、行走不稳、摇晃欲倒,平素四肢冷、腰腿冷,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苔薄,脉沉细。经核磁共振、脑脊液检查,诊断为多发性硬化脊髓型。中医诊断为痿证;辨证:气虚阳微血痹、阳虚水湿不化;治法:益气宣痹、温阳化气;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桂枝10g、白芍10g、生黄芪20g、肉桂3g、桑寄生30g、续断30g、桑寄生30g、山萸肉15g、熟地黄15g、乌梢蛇12g,1剂/d,水煎服。复诊:服药14付后,手脚感觉温暖,腰腿僵冷如故,细问其带下清稀,遂合入肾着汤,前方加生白术20g、茯苓15g、干姜5g、甘草10g,水煎服,1剂/d。服用十余剂后,症状开始改善,双腿力量渐增,行走距离延长。以此为基础,随证化裁,且逐渐增加黄芪用量至每剂50g,坚持服药1年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可进行跳操锻炼,且需要增加长裤尺码,表明肌肉萎缩改善。

按语:肾着汤(甘姜苓术汤)中之白术,《本经》载其“主风寒湿痹,死肌”。《名医别录》谓术“利腰脐间血”。《本经》云干姜“逐风湿痹”。《药征》称其“主治水毒之结滞”[2],适于痰、涕、尿液、带下等分泌物清稀冷淡之症。术、姜与化气利水之茯苓配伍,用于下部腰间之水气停积为病。肾着汤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温中、逐痹、利水的功效,善解决脊髓、脊神经病变所致下肢痿软无力。

3脊髓压迫症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脊髓受压综合征,肿瘤是其常见病因,其括约肌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和便秘,晚期出现反射性膀胱。张老认为,脊髓压迫症患者多体质虚弱,其膀胱功能障碍者,可用肾气丸治疗。《皇汉医学》认为肾气丸“本方以脐下不仁为主目的,尿利之减少或频数,及全身之烦热,或手掌、足蹠之更互的出没烦热与冷感为副目的”[3]。张老认为,应用肾气丸,还要参合脉诊,脉象沉缓者为宜。

病例:患者,女性,51岁。年1月29日初诊。主诉行走困难伴排尿无力1年,因下肢行动不利诊断为胸椎室管膜瘤,经过手术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术后依然感觉双腿拘挛僵硬、多数时间乘坐轮椅,尤其是排尿无力最为苦恼,甚则出现小腹木胀挛急。平素性情急躁,畏寒,易出汗,舌苔薄白,脉沉弦缓。中医诊断为胞痹;辨证:气虚阳郁、肾气不化;治以益气通阳、温肾化气;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肾气丸化裁:生黄芪30g、桂枝10g、肉桂3g、白芍15g、乌药10g、益智仁10g、山萸肉15g、生地黄15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制附子10g、泽泻15g,1剂/d,水煎服。药后患者排尿无力改善,双腿拘挛常有反复,烦躁易怒,为阴虚肝热体质,不耐附子之温热故,遂减制附子,代之以巴戟天、补骨脂、枸杞子,加黄柏清泄虚火。如此化裁不失肾气丸方义,经数个月的治疗,排尿无力基本缓解,下肢拘挛有所改善。

按语:肾气丸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脊髓和脊神经疾病排尿障碍的症状,籍此方温肾化气利小便之功效。

4结语

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4]。慢性脊髓损害者常体质衰弱,中医病机多为气血不足、阳气虚弱、因虚而痹,症状表现为肌肉萎缩、痿弱无力、形寒肢冷、疼痛麻痹、尿便失常。张老在临证时采用益气通阳、温阳化气、温肾化气之法,或诸法合用,多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该方为益气通阳之经典方剂,凡疼痛、麻痹、肿胀而见脉象微弱、沉细者,即是本方的给药指征。与温肾化气诸方合方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略)

张海滨,段昱方,张洁.张志真治疗脊髓和脊神经疾病的经验[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38(3):-.DOI:10./cma.j.issn.-..03..

联系我们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欢迎分享!

联系()

官方网站: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殿疯病因怎么确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6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