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心理—成为你自己的光

-

被人追杀,想要呼救却怎么都发不出声;从上百层的高楼掉落;挚爱的亲人突然离你而去……这些悲惨的噩梦想必你都经历过。那么,人究竟为何会做噩梦?经常做噩梦又预示着哪些问题呢?

研究人员在总结了大量有关梦的研究后认为,梦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做梦曾被认为是妄想,因为做梦者实际上对梦中出现的非同寻常的事实本质是不了解的。而且在梦中,做梦者往往缺乏警觉性,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梦中的事件是真实的而全部接受。

最能让我们记住并津津乐道的梦境,正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富有戏剧性的、复杂、怪诞、不合逻辑、富于幻想、还有着奇特情景,并能让我们惊心动魄的梦。

噩梦分为多少种?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的研究却表明,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却逃不出12种梦。人们最常梦到的是被追赶,随后依次是迷路、高处坠落、当众出丑和受伤。噩梦主要分为3种:被追赶或生命受到威胁,失去亲人或喜爱的物品,迷路或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

其中,被人追杀或无法逃跑等“无能为力型”的噩梦,是被调查者们最大的困扰,37.7%的人表示常做这种梦。这一类梦暗示主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到恐惧,比如在激烈的竞争中害怕被淘汰。

选择“怪异型”和事故型的比例分别为15.6%和11.4%,如梦见自己会飞但又突然从高空中掉下来、被野兽或怪物追、地震、空难等,这说明主人有失落感,在现实中可能他所希望的东西没有得到实现。

另有8.1%的人常梦到自己当众出丑,如赤身裸体出丑的丢脸型,这表明你内心感到孤独寂寞。专家表示,噩梦其实是白天焦虑、恐惧、害羞、内疚等情绪在夜间的释放,反而能起到情绪调节剂的作用。

经常做噩梦是怎么回事?

关于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境基本上充满着欲望。但后续的研究者认为,梦是多元化的,可能包含着人际交往、成败经验和情绪反应。而且,一般出现在梦境中的强烈情绪,通常都是负性的。比如那些能让人惊醒的梦,通常都被焦虑、恐惧和愤怒所主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噩梦因何而生与梦中的消极情绪从何而来其实是同一个问题,这就是大脑激活。

噩梦通常在进入后半段睡眠的快速眼动睡眠期的10分钟后开始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支配情绪的区域强烈激活,尤其是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和前扣带皮层的激活。这就是为什么在梦境中出现的情绪多被焦虑、恐惧和愤怒所主导。

同时,前额叶皮层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却是失活的,而这个区域是大脑做决策、判断和逻辑的关键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梦常常是不合逻辑的,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接受梦中那些怪诞和奇特的情节。

其实,无论是多么不愉快的噩梦,其实都是睡眠中的正常事件。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噩梦是避免不了的。

做噩梦的原因

1.敏感、脆弱的心理特质

频繁受噩梦困扰的人通常都存在比较敏感、脆弱的心理特质。与多数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将很多经历视作个人创伤。

由于情绪的因素,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帮助代谢和循环,会让人有比较明显的虚弱和疲劳的感觉。如果每天晚上特别的虚弱或疲劳感,却躺在床上睡不着,连续超过一周,可以视为轻微的失眠。

Amy像闺蜜倾诉了自己连续半夜三点醒来的情况,闺蜜一句话却点醒了她,“你是不是患了抑郁症?”Amy吓了一跳“抑郁?多么可怕的一个词,我怎么会患抑郁呢?”

但她最近似乎也没有认识什么新的朋友,老朋友也交流的不多,似乎自己也没有太多说话的欲望。遇到本应该很开心的时候也不够high,最多就是笑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Amy心中突然一紧,“难道我真的是抑郁了,所以才失眠了?”

抑郁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之一,往往是当事人自己很难意识到抑郁在困扰着自己。像Amy这种轻度的抑郁状况,并不会定义为“抑郁症”,它只是说明一种持续的状态倾向。

抑郁最大的一个明显的特质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也是这样。在抑郁这段时间里,彷佛生命的色彩都是灰色的,表面看起来生活平淡有滋味,其实上内心里就像一块灰色的色板,再绚丽的颜色也着不了色。

还有一种处于“抑郁”状况的人,看起来身边总是有很多的朋友,甚至每天都穿梭在各种PARTY里,但他/她心里的痛苦,恐怕没有人感觉得到。他/她给自己戴上了层层的面具来掩盖抑郁状况下自己的苍白无力。

在热闹的人群中试图获得一丝快乐来滋养自己,但往往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无力感和压抑感,快乐似乎只是属于别人的,而对自己而言,快乐早已经离得很远了,剩下的只是一副空空的躯壳。

抑郁状况可以持续很多年,对于自己有看不见的影响,却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抑郁状况和抑郁症的区别在于,这种心理的状况并没有严重到影响正常的生活。

因为抑郁症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抑郁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伴随着非常明显的生理症状,包括失眠、食欲减退、社交恐惧、思维迟缓、语言能力和记忆力下降等身心痛苦,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2.精神刺激或创伤

当受到精神刺激或经历了创伤事件后,很多人就容易做噩梦,尤其是当这类事件带有恐怖色彩的时候。

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针对女性和儿童的性犯罪、意外事件失去亲人、暴力、绑架以及战争,都会使人因遭受创伤,而导致噩梦频发。

其实噩梦的发生也是当事者对创伤性事件的一种反应方式,成年人在遭遇了重大的生活事件所引起的精神创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经常做噩梦。

晚上睡觉前,如果精神仍然十分紧张,在想着很复杂的事,容易做噩梦。因此睡前尽量避免过于紧张,最好听听轻音乐。

3.睡前不良刺激

儿童和不少成人在睡觉前听到、阅读或观看了惊险恐怖的故事、影像后,也可能会诱发噩梦。

4.部分药物

部分抗震颤药、抗高血压药、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也有可能导致或加剧噩梦的发生。

5.睡姿不当

有时睡眠姿势不当或躯体不适也会诱发噩梦。有人睡觉用手压着心脏,或者被子拉得过高,压迫了呼吸道,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做噩梦。另外,睡眠中手臂或被子压迫胸部时,可能在梦境中体会为被恶魔压身,不能透气,因而呻吟、挣扎,引起噩梦。

频繁做噩梦怎么办?

一般来说,噩梦无需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频繁受噩梦困扰,医院精神科查明原因。如果噩梦是由躯体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而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认识到做噩梦这件事与之前的生活经历相关,都可以减少对噩梦的恐惧感。

除此之外,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求助于心理医生

如果曾经经历过心理创伤性的事件,可以向正规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进行专门的心理干预。比如放松、减轻焦虑、消除意象、反思和转变、整合等等。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创伤,对于一个人格完善的成年人,会知道哪些过往是可以自己接受的。理解创伤并接受现实,可以大大减少噩梦的发生。

2.减少睡前不良刺激

特别是对于儿童,在临睡前少看或不看刺激类强的图书影像。尽量不要看恐怖片等刺激神经的影视书籍,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应听轻音乐,用温水泡泡脚,喝一些牛奶。

3.注意药物

根据自身情况避免服用会影响睡眠的药物,也可以请医生调整改用其它药物。

4.注重睡眠卫生和睡眠姿势

比如规律睡眠、睡前不饮咖啡不喝酒、注意睡眠姿势等等。睡觉时不要把手放在胸口上,也不要在胸口上压过重的棉被。因为夜里呼吸渐渐缓慢,如果压住胸口,就容易呼吸困难,睡觉时呼吸困难,大脑就有压抑感,压抑感容易通过噩梦表现出来。

海明心理咨询中心9:00-21:00北京朝阳广渠门外大街双井桥西南角优士阁b座室咨询范围

婚恋情感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

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成长咨询等

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咨询等

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

压力管理问题咨询、失眠和性心理障碍、性取向、创伤咨询及危机干预等









































白癜风治的好吗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zl/41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