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冠心病,就会想到心绞痛!顾名思义,在大众看来,心绞痛就应该有痛感;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一定在心脏的部位;心电图正常就一定不是心绞痛。事实果真如此吗? 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和或其附近部位的不适感。典型的心绞痛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 ·诱因:劳动、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和寒冷等;·部位:胸骨后和心前区常见,可放射到其他部位·疼痛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发生时间:多于活动中发作,少数会在活动后;·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较短,仅2-10分钟·发作频率: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天内多次;·缓解方式:发作时被迫停下或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为什么会出现心绞痛? 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 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尚能代偿时,休息后可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等,心肌张力/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多时,而冠脉的血供已不能相应增加,便可出现心绞痛。 心绞痛就一定会痛吗? NO!临床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往往用“火辣辣的烧灼感”,“胸口压了块石头”或“胸口捆了绷带”的压迫感、紧缩感和胀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的不适感。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心绞痛这个名字所迷惑,心绞痛不一定是心脏有绞痛感。 心绞痛就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NO!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认定心绞痛只会发生在心脏所在的部位,那就大错特错了。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 ·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手,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 ·向后放射到后背,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 ·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病和下颌关节疾病; ·向下放射到上腹部,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胸痛就一定是心绞痛吗? NO!胸痛不仅可以来源于心脏,也可以由其他组织的病变引起。因为现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不少朋友有胸痛的感觉就怀疑是心绞痛,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胸部的脏器以及上腹部的消化器官都可以引起胸痛。胸痛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原因: ·胸壁肌肉、肋骨或肋间神经以及骨关节疾病: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颈椎病、胸椎疾病、肩周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过度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胸膜炎、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栓塞等; ·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食管裂孔疝、胃和十二指肠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 ·其他循环系统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 ·神经或心理方面疾病:抑郁症、焦虑、心脏神经官能症。 引起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临床医生也是极大的挑战。如果发生类似于心绞痛发作的胸痛,建议及早就诊专科医生。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以及疼痛的部位、放射方向、性质、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缓解因素、发生频率和伴发症状等多方面情况作出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 心电图正常就能排除心绞痛吗? NO!有些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是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正常,就认为自己可以排除冠心病了。大约超过一半的心绞痛患者不发病时心电图是正常的,如果您做心电图检查时没有发作心绞痛,心电图很有可能是正常的;部分冠心病患者即使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如果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症状,也应进一步检查例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心绞痛发作时首先应立即原地休息,千万不要走动,还要尽量少说话,深呼吸、保持镇静的心态。如果在家中发生心绞痛,要原地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其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此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片,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可每5分钟重复含1片,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片。暂时缓解症状后及早就医,避免病情继续加重。 预防保健:在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休息,平时患者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注意饮食调节,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禁烟酒。专家介绍: 出诊时间: 北京中医院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更多精彩内容请白癜风健康园地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