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14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心律专家组、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心律大会暨第二届“心动中国”心电图识图大赛和《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终审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内容聚焦中西医脑心同治理念、贴近临床、互动活跃,为国内心律失常相关中西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纪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于年成立,此后陆续组建成立了脑病专家组、冠心病专家组、脑心同治走基层志愿组、心律专家组、亚健康专家组等,并开展相关工作。《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和“心动中国”心电图识图大赛即为该委员会心律专家组的倾力之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撰写,《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在本次会议进行了终审,在医院郭继鸿教授和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杰斐逊医学院严干新教授的主持下,到场的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家对该共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和探讨,并修正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凸显了专家们对该共识的重视和期待。

在本次会议的学术报告环节,郭继鸿教授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严干新教授则利用一系列来自大洋彼岸的典型病例和心电图引导现场听众进行了基于病例的复杂心电图诊断、机制分析与处理,与会者在活跃的互动抢答中获益匪浅;医院张萍教授站在西医的角度阐述了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的关系与防治策略,并分析了她对脑心同治的独到见解。此外,辽宁医院侯平教授和医院陈丽娜教授也在会上分享了参仙升脉口服液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应用心得。

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第二届“心动中国”心电图识图大赛。大医院昃峰教授主持,严干新教授、中国医学科医院方丕华教授、医院张海澄教授、医院卢喜烈教授、医院许原教授、医院顾春英教授等10多位专家担任评委,全国各地共17支队伍参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学习”的基本原则,组委会制定了严谨的赛制和计分规则,通过必答题、抢答题两个环节,6支队伍在初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甘肃队、北京平谷队和医促4队获得三等奖,医促3队和江苏队获得二等奖,网络队拔得头筹获得大赛冠军。

■撷萃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药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近20年来,先后证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分别能增加死亡率及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严重副作用。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血管领域迫切期望的热点。稳心颗粒临床应用及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长期应用与研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小。为更好规范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中国心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位专家撰写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包括稳心颗粒发展史、稳心颗粒的药效作用及毒理学、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以及稳心颗粒用药方法和不良反应及处理等内容。

郭继鸿教授介绍,稳心颗粒的研发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年稳心颗粒通过国家“八五”攻关验收与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进行从整体动物到单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证实其对钠钾钙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年至今进行的国内外合作研究获得了三项重要研究成果。稳心颗粒的适应证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等。近期,国外研究者对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稳心颗粒治疗陈发性房颤及稳心颗粒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成果成为稳心颗粒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新突破。

房颤卒中的危害及预防

张萍教授指出,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约有万例。据调查,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7倍。意大利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还显示,房颤还显著增加卒中复发风险,并升高患者卒中后死亡率。

张萍教授强调使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并指出,从确诊阵发性房颤开始,房颤抗凝治疗应贯穿疾病全程。华法林常用的口服抗凝药,能较安慰剂降低50%的卒中发生风险。但华法林存在诸多临床使用的局限性,如存在众多食物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有代谢的基因多态性、治疗窗窄、需要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起效慢等。年和年的欧美房颤指南指出,对于不适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患者不愿意服用或医生评价患者不能安全持续服用),可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栓治疗,以降低包括卒中在内的严重血管事件。近年,随着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指南也基于几项有关新型抗凝药的大型研究证据推荐无法维持华法林INR的患者,应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Ⅹa因子抑制剂。

张萍教授指出,除抗凝治疗外,左心耳封堵术和导管消融以及节律控制也都是房颤卒中预防的策略。在节律控制方面,张教授介绍了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最新研究进展,机制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能够抑制晚钠电流、抑制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并能消除QT剂量依赖的反相延长,这为其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专访

郭继鸿教授:探索中医中药的发展之路

对于《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的意义,郭教授在采访中指出,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直面临着挑战。应用较多的钾通道阻滞剂,因增加尖端扭转型室速,易导致猝死、晕厥。目前,研究者们在探索其他方法,中医中药是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稳心颗粒年及年在《心脏节律》(HeartRhythm)杂志上均有相关文章发表,临床实践也证明其有较好效果。稳心颗粒与西药相比,有两方面不同。第一,毒副作用小;第二,西药和稳心颗粒都可以治疗心律失常以外的伴随症状,如房性早博和室性早博,但更年期女性患者还常伴有精神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症状,中医理论强调调整机体全身机能,稳心颗粒既能治疗心律失常,又能对全身的症状有调整作用。

郭教授还表示,近30年来,中医药在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中医专家做了一定的临床观察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第二,中医药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三,近20年步长制药对稳心颗粒进一步做了机制方面的研究。走向国际是中医中药的发展方向,未来也会对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

对于心律失常的规范化治疗,郭教授指出,鉴于老龄化日趋严重,全世界都面临着沉重的医疗负担问题。医院,医院十分拥挤,造成医疗质量的下降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目前,医院对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病很认可,社区基层医生如果能够承担下患者的保健任务,会对减轻医疗负担很有帮助。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静脉、口服抗栓药物目前存在药源不充足、医疗环境不好的问题。做到规范有难度,需要加大医生再教育的力度。

严干新教授:发挥中药安全性优势,提高医生心电图水平

严干新教授在采访中指出,稳心颗粒作为中药,经过多年基础和临床验证,副作用较少。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很多,副作用较大,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西药不能用于心衰患者。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安全第一,疗效第二,首先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医生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西药,但在西药使用失败情况下,尝试给予稳心颗粒,效果较好。既往,稳心颗粒作为一线药物未被大多数临床医生认可,但这种现象在近几年得到改善,稳心颗粒的应用逐渐增加。如果稳心颗粒联合西药能够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且疗效得到提高,那么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稳心颗粒未来科研和临床的发展方向。

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就是要明确其化学结构。目前稳心颗粒已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开始使用,但在美国和西欧,尚需要一定时间。提取单体,明确是哪种化学物质,这是美国及西方国家认可一种药物思维方式。

对于心电图识图,严干新教授指出,中国临床医生常分为两种,一部分是专门读心电图的医生,一部分是专门的心内科医生。在美国,要成为一名心脏科医生,必须要通过心电图考试。如果心电图的知识没考过,那么心脏科的考试成绩是无效的。在中国,心电图读图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医生水平非常高,处理得也好,但相当一部分医生水平可能还不够,与美国心脏科医生读心电图的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心电图读图能力是心脏科医生的基本功,希望国内的这种情况将来会有所改善。

张萍教授:脑心同治理念适用于中医和西医

作为西医,怎么看待中医脑心同治的理念?张萍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近年,越来越强调整体医学。人体心脏和脑最主要的都是血管,动脉和静脉结构在脑部和心脏基本一样。脑血管病或心肌缺血都可归因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因此,都要进行降脂、降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治疗。因此,脑心同治理念也是西医一直在践行的,但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

在治疗上,中医脑心同治的理念是活血化瘀,这和西医的抗凝、抗栓是相通的。一些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引发脑血管疾病,如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卒中。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大约有25%~30%合并房颤。这种情况下采取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好,应进行抗凝治疗。脑心同治是基于疾病病理机制以及病因提出的。它帮助诊疗缺血性卒中的医生能够认识心源性卒中和非心源性卒中的不同。有时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如晕厥病因可能是心脏原因造成的供血不足,也可能是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如果神经内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并对患者状态进行危险分层,就需要脑心同治的理念。把中医的脑心同治理念引申到西医,相信能够促进西医实践方面的发展。

对于报告内容,张教授指出,卒中危险因素一般指房颤之外的危险因素,如心衰、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高龄、女性、周围血管疾病等。维持良好的心脏节律对预防卒中也有重要意义。窦率维持得越好,维持时间越长,卒中的发生风险就会越低。由于心耳血栓在房颤转复之后最容易脱落,在房颤发生时,也容易发生血栓。稳心颗粒可以帮助维持房颤的窦性节律,至少目前理论上是可以的,未来应进一步进行全面评价。

吴林教授:共识是稳心颗粒应用的重要参考

医院吴林教授在采访中指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是抗心律失常中药领域的第一个专家共识,从去年起草到现在,经过反复修改和多次验证。10余位专家通过开放式讨论对共识进行了修订和定稿。该共识涵盖了稳心颗粒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很多方面,参考了大量文献,汇集了国内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对该药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从全面性、先进性和严肃性上来说,是权威性较高的共识。

稳心颗粒在国内使用较普遍,应将其疗效和安医院进行宣传,让基层医生清楚稳心颗粒在临床中的疗效、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稳心颗粒是否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对哪一部分患者更有效,这对基层医生选用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是一个重要参考。西药治疗心律失常过于强调心律失常本身,并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xg/60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