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经症患者的诊断书 ○ 卡伦·霍妮 X是一位以顺从应对内心冲突的患者,他对他人的赞同、关爱和照顾极度渴望,他想要变得富有同情心、慷慨、温柔、友善;冲突中占据第二位的倾向是自我疏离,他害怕别人逼迫他,讨厌任何聚会,特别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样就不用与他人发生联系。 他有亲近他人的渴望,但他的疏离倾向又时常与这种渴望冲突,导致他与女性的关系很糟糕。他还有明显的攻击性驱力,凡事都想争第一,表现为他对别人的间接支配和偶尔的直接利用,并且,无论遭到任何阻挠,他都无法容忍。这种倾向又与他的自我疏离倾向彼此冲突,而且必然导致他求偶和交友的能力降低。 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驱力,于是虚构出了一个理想化形象,将这三个角色组合在了一起:他是世界上最善良友好的男人,所有女人的目光都应该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是她们的良师益友;他是一位万民敬仰的领袖,整个时代最不平凡的人;他领悟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他是一位智者,是一位哲人。 这种结构的理想化形象绝不只是想入非非。在这些方面,患者确实具有相当高的天分,不过他把天分与事实等同起来了,认为天分就是结果。而且当他自认为具备这些天赋和才能时,他便意识不到这种驱力其实是强迫性的。他需要别人的友爱和认可,这是一种神经质的需求,但他认为自己拥有爱的能力;他认为自己拥有杰出的天分,所以就没必要奋勇争先,去和别人比较;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和别人距离太近,因为智慧超群,无所不能。 最终,他就通过以下这些方式掩盖了自己的冲突:相互冲突的几种驱力被他神圣化,于是它们不再是阻碍他发挥潜力的东西,而是他“完美人格”中相辅相成、一样也不能缺少的几种力量;他将冲突的三个方面隔离开来,分别担任一个完美的角色——这就是他的理想化形象。 将相互冲突的因素隔离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自我疏离是Y的主要倾向,并且非常极端,因为他的自我疏离倾向具备前面所述的所有特征。另外,Y还有顺从倾向,同样十分明显,不过因为这一倾向与他对独立的渴望相悖,所以被Y有意无意地无视了。他有的时候很想和别人友好相处,并渴望亲近他人,以挣脱压抑的外壳,但是这跟他的独立需求严重冲突。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幻想中,将自己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喜欢幻想自己大开杀戒,把所有干涉他正常生活的人都杀死。他丝毫不否认自己是一个信仰丛林哲学的人,坚信追求个人利益天经地义,强权便是真理,而只有这种生活才是真实的、合理的。可实际上,他极少展现自己强硬的一面,相反,他非常怯懦。 他的理想化形象有如下奇特的角色组合而成:在多数情况下,他是独居山中的隐士,睿智、淡泊;但有的时候他又变成狼人,暴虐、冷酷;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自视为良师益友和完美情人。 通过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患者将潜能等同于事实,有自我膨胀的倾向,而且否认自己有神经症倾向。患者无法摆脱这种冲突,因为他连调和冲突的尝试都不愿做。但很显然,这些倾向与真实的生活相比,显得更简单、纯粹。它们被孤立开来,看起来相安无事,冲突也就隐而不见,这正是患者需要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专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wh/54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