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男女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但女人有一道特殊的护心防线——雌激素。 雌激素好比女性健康的一把“保护伞”。它能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雌激素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脏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男性的心脏可能衰老得更快。除了缺少雌激素这道女性特有的防线外,男性往往更容易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且有吸烟、酗酒等坏习惯的比例较大。这些因素都可能加快心脏老化速度,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 40岁是男性心脏健康的一道坎,一般而言,从这时起,男性的心脏衰老开始加速,加上这个年龄段工作、生活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心脏老化快,并不代表女性的心脏就能一直保持年轻。 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大幅减少,会让心脏老化速度加快,心血管病风险明显增加。 此外,心血管疾病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有关,从年轻开始,无论男女都要多留“心”。 女性更年期患冠心病几率大 女性在更年期时容易发生心慌、胸闷、胸痛等不适,与女性患冠心病的症状相似,这就造成了更年期的女性在可能遭遇冠心病时,面临着漏诊和误诊的风险。一方面,本来患有冠心病的女性,可能被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更年期综合征;另一方面,一些本没有冠心病的女性,却被错误地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 女性冠心病之所以容易漏诊误诊,是受其体内雌激素影响所致。在50岁以前,女性患冠心病的人数仅为男性的1/7左右。这是因为,女性绝经以前,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女性50岁以后进入更年期,雌激素逐渐减少,在绝经后,雌激素保护逐渐失去,患冠心病的几率会越来越大,70岁以后男女得冠心病的机会就基本相当了。 由于这些特点,有些医生对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的男性患者,首先考虑的可能是冠心病;而对出现类似症状的更年期女性患者,多考虑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更年期综合征。因为女性更年期时可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十分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即便真的患了冠心病,症状也可能很不典型,不如男性患者那样明显。 另一方面,更年期的女性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加之心电图还出现与冠心病类似的ST-T改变,使得很多医生不敢掉以轻心,往往首先考虑女性患者得的是冠心病。其实,这种ST-T的改变很常见,患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更年期综合征时,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很多时候可以影响心电图ST-T。 在一些地方,有不少女性被无辜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常年服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且这帽子一戴就是几十年。最后,医院认真检查排除冠心病后,还迟迟不敢相信。 为了减少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误诊漏诊,更年期女性在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不要走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仅仅当作是更年期的症状,不以为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冠心病,特别是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对于仅仅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就被诊断为冠心病时,要采取慎重态度,医院进行完善的检查以确诊病情。 为男女定制的护心建议 由于男性和女性的激素差异,导致在心脏保健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今天小百有个针对男性和女性的建议想送给大家。 女性:控制腰围。腹部脂肪过多会影响血管健康,增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要求,18岁及以上成年女性腰围正常值应小于80厘米。 腰臀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指标。腰臀比=腰围÷臀围,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较高。 男性:戒烟限酒。《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45岁男性猝死的终身风险为10.9%,是女性的3.3倍左右。 中年男性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社交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有很大一部分人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因此从戒烟和控制饮酒量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 除了控制脂肪和戒烟戒酒,还有一些男女通用的护心方法。 饮食清淡。减少甜食的摄入;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食物;多吃蔬菜和粗粮;适量吃肉;不吃过冷或过冰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合理运动。建议每周3次运动,每次40~50分钟。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瑜伽等运动方式。但最好别在早上锻炼,因为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高峰期,可选择晚饭后2~3个小时进行。 定期体检。体检中,注意血脂、血压等指标波动,平时要养成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压血脂,必要时应遵医嘱服药,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相关阅读: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知道答案吓一跳! 老年人洗澡不注意这4点,竟会危及生命? 小心!脖颈上有个「死穴」,按错了可能出人命! 手脚冰凉就喝这碗汤!用一个好一个,整个冬天手脚都是暖的~ 睡不好,癌症心血管病都找上门!这份睡眠宝典,快收藏! 想长寿:少吃“三白”,多吃“三黑” 胆固醇毁坏血管只需四步!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一定要记住!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庢湁娌诲ソ鐨勫悧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㈡庝箞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