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症(cardiacneurosis,CN)是指具有心脏症候群伴有呼吸及精神、神经等症状但又无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国外文献报道CN其患病率为20%~30%。C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精神紧张和心理异常为重要原因。临床工作中此类患者占相当比例,尤其是合并心理异常、自认为症状严重和难以治疗而频繁就诊。在治疗上因病因不明确,而使得患者症状难以纠正,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需要昂贵的医疗费用。本文以本院年7月~年7月入院收治的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探讨,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7月~年7月入院临床上有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疑似冠心病症状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经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冠脉CT或冠脉造影排除冠脉综合征、心肌病、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病变等心源性因素,也排除了颈椎病、食管裂孔疝等非心源性的器质性疾病,为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各例。

1.2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CT判别过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CT采用Judkins法,至少2个正交投射体位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50%(左主干狭窄≥30%),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分布优势的判断标准:后降支和左心室后侧支均来源于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细小,为右优势型;后降支和左心室后侧支均来源于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细小,为左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发出终末后降支,而左心室后侧支来源于左回旋支,为均衡型。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为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治疗过程

A组采用常规谷维素、甲钴胺、地西泮口服药物治疗,并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B组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并加用非诺贝特(通用名:力平之)。禁忌证:对上述药物过敏者;肝功异常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出现任何不适反应者。

1.5随访

所有患者均经1年期的随访,主要是观察患者主观症状,心脏神经症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血脂指标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2结果

2.1随访结果

例患者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药物依从性差者20例,失访者18例,最终随访A组剩余80例,B组剩余82例。

2.2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最终随访例患者中,均存在血脂异常,其中三酰甘油增高者例,胆固醇增高者24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例,三酰甘油与其余两种血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其余相关因素分析

心脏神经症患者与焦虑、冠脉优势型、性别有一定相关性,详见表2;

2.4心脏神经症患者焦虑与降血脂治疗关系分析

心脏神经症患者A组与B组三酰甘油相比,B组三酰甘油改善率明显要强于A组,与此同时焦虑治疗效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详见表3

2.5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改善

焦虑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多数症状消失,偶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B组与A组相比,B组治疗效果明显,强化降脂对症状改善大有裨益,详见表4。

3结论

一般资料分析,从本科收录患者来说,心脏神经症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且焦虑女性也多于男性,严重程度女性也强于男性。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本地区高血脂发病率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明显相关,且血脂升高强度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成正相关,主要与三酰甘油相关。三酰甘油与患者本身自觉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强化降脂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心理环境焦虑抑郁的改善明显。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力平之类药物治疗安全无副作用。

4讨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竞争,因紧张与压力等心理因素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统计,神经官能症患者已经占到门诊总量的15%-20%,它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因心理因素导致躯体症状而发病,病程较长,主观感觉痛苦,情感丰富,暗示性高,多夸大痛苦程度,疑似患有重大疾病。因缺乏客观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主诉病史多样复杂,易漏诊、误诊。这类患者大多长期失眠、焦虑、多疑,缺乏生活质量,一般治疗上应用地西泮及营养神经药物,但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反复发作,使患者紧张焦虑,并进一步







































白癫疯怎么医治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hl/7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