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馥老师在中德心身医学培训项目上的讲话(有剪接)

一、认识理解心身医学

也就是说如何在心身医学的视角下看待和理解来访者的症状。

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他强调的是“人”,而不是“病”。同样一个病,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即便是是一个简单的感冒,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症状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赵旭东老师说:“在日常的诊疗工作当中,医务人员不但要处理患者的躯体疾病,也要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所以要建立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来达到一种全人关怀的目的。所以,我们现代医学的角度是一种全人关怀”。我知道在座各位除了临床医生以外,也有我们的心理治疗师、护士、还有一些社工,以及咨询师,大家都是助人者。我觉得作为从事这项助人行业的工作,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心身医学的知识。

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心身疾病方面:我们会看到心身疾病确实有一些器质性的改变、有一些客观的体征,同时它的症状可以重复,而且可能对局部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可定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会有一些量变的改变;心身障碍方面,它主要是以功能性的变化为主,比较独特,不能直接检验,全身影响广泛,当然,对生活的影响会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对治疗的需要,很多方面会有特别的要求,也是一些痛苦的原因。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她)的主观感觉特别痛苦,而在临床检查上查不到与主观症状匹配的证据。医院里面,心身问题大概38%是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30%是心理障碍引起的、还有32%左右是心身疾病。所以,医护人员要善于从功能性的躯体症状中发现心理行为问题、心身症的线索。

医院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心身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以症状的方式来表达的,比如说烦燥、疑虑、恐惧、焦虑、多想等情绪问题,还有慢性疼痛、躯体化的逛医问题(反复就医,就是医院),还有人格问题、医患关系问题、心身问题、共病问题、精神障碍等等。在我们的眼光里,大部分伤医者都是有心理或精神问题的。所以,尽管你不是去做这个专业的工作,但是如果你能够尽早的将其识别出来,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很多疾病属于心身疾病,比如说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神经病皮炎,慢性疼痛等。专科里也有很多疾病都属于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属于精神医学范畴,医院的心身病房,是先驱者或开拓者;医院工作,医院里也是领先的,9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请德国专家来给我们这里做很多心身医学方面的培训工作。

二、症状的功能和意义

在DSM-V医院的心身问题:包括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影响躯体疾病进程和病情复杂化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诱发的器质性疾病、重性精神病的躯体表现、躯体疾病及其治疗的精神并发症和共病等等。

人们在了解这些心身症状的时候,发现有12组跟心身特别有关的症状,包括健康的焦虑、死亡的恐惧、疾病的否认、持续的躯体化和转换性障碍,也包括周年哀伤反应、继发精神障碍功能躯体症状、精神消沉、易激惹心境、A型行为和述情障碍。我想在这里不是特别地谈,只是说有很多的症状。

我们怎么看这些症状呢?

不是简单地看这个症状,而是看这个症状对个体来讲到底有什么功能和意义。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hl/1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