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抢救民间珍宝延续传承千年古灯 千年千家千古,千秀千角千灯,精深精美精致,金辉璀璨艳橙,栩栩如生彩龙,匠心巧夺天工,古拙奇俏雍容,绚丽万紫千红。1盏历史悠久,几近失传的千年古灯――千角灯,最近,在岭南古邑东莞市取得再生,并且被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参加今年2月在沈阳举行的中国沈阳国际新春灯会中华彩灯设计大赛,角逐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彩灯类)”奖项,和新春灯会“中华第一灯”的评奖活动。为能先睹此灯,来到东莞,原来在这千角灯的制作进程中,还引伸出了一个抢救、发掘、延续民间文化遗产的动人故事。领导专家高屋建瓴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融合,文化的气力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当中,使文化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得以兴旺兴盛的根本所在。东莞市委书记佟星说,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初是拼资源,然后是拼投入,最后是拼文化。因此,早在2001年5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要“把东莞建成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和“一年1大步,五年建新城”的具体要求,打好城市文化品牌成为发展东莞的第一要务。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莞城区,积极参与对文化新城的打造,以宏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重点,并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在2003年5月,莞城区委、办事处就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莞城千年文化》1书的编写。2004年初,莞城区委书记梁近东在听取编写汇报时,关于东莞独有而面临失传的民间工艺“绝活”千角灯问题,引发了他的重视。梁近东深知,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源头。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民间文化植根广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发掘、保护、抢救、延续是我们共同的。为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广为人知,传承久远,梁近东专门访问了民间老艺人,当他得知解放后,千角灯曾经过三个民间艺人制作过三次并公然展出,其中1957年在广州文化公园的元宵灯会上,千角灯以古香古韵,造型卓绝,流光溢彩,富丽华贵,在观众中凡响非常,人们竟纷纭争睹为快,成为一时街头巷尾之美谈。此灯由赵姓后裔收藏,最后一只千角灯在1967年时毁于“文革”。而目前三个民间艺人其中的一人已不在了,另外两人均是80多岁的高龄。梁近东感受到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紧迫性、重要性,为此他屡次组织新老干部、学者和大众召开研讨会,共商大计。莞城区委领导以高度的文化感,前瞻的文化视野,及时发现了千角灯的文化历史价值。他们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公道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依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行;明确,构成协力”的原则,专门成立了千角灯工作小组,拨出专款,组织老艺人抢救保护制作千角灯。该区的领导梁近东、李耀辉还常常深入制作现场,出谋划策、调和帮助、解决困难、尽心服务。特别是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长吴维保,市文化局党组成员黎寿康等,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常常到制作现场了解情况,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指点。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得悉该情况后,曾前后数次到莞城调研,副主席罗学光还请广东美院教授刘露薇、马流洲等专家,为千角灯的制作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具体的设计修改意见。据了解,广东省民协早在2000年就已着手对全省民间文化展开探索性抢救保护工作,才有现在全省民间文化发掘抢救工作如火如荼,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门之可喜局面。罗学光还约请中国民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美荣一行到广东调研,并专程赴东莞观看千角灯。黄美荣认为,该灯既富有民间传统特点、东莞地方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高;并称赞莞城区为抢救民间文化作出了贡献。历史传说民族风情据传说,千角灯被誉为东莞民间艺术品的“1绝”,是一盏缀有“一千个角、一千彩灯”的大灯。千角灯造型雍容华丽,最具传奇色采的是灯上悬挂的24条听说传自宋朝皇室皇姑手制的灯带。传说宋代时,皇帝的mm逃到东莞躲避战乱,嫁给一赵姓男子过上了平民生活。平乱以后,皇帝张榜寻觅皇姑,这位皇姑就让她的丈夫拿着自己随身佩戴的一条绸带去见皇帝。凭着这条绸带,皇帝兄妹相认了,因此这条绸带被称为皇姑带。后来这位皇姑根据记忆中皇室宫灯的模样,指点当地艺人制作千角灯。由此,宋代的宫庭彩灯艺术就流传到了民间,一代代相传至今。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谈,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惟的产物,它总是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干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传说中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的人物,有事件产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与历史的关联较为紧密的。重要的是民间传说能够折射出人们历代相沿和久积构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如千角灯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这样的。据悉,千角灯的得名来源于东莞的本地方言,过去千角灯一直放在赵家祠堂中,只要赵家有人生了孩子,就会把灯拿出来点上。添人称添个,而添角与添个发音相同,其意义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它通过血缘纽带把人们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思惟方式上,实现时间与空间、内在与外在、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到达天人和谐之境地。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曾为宋室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以后,南宋迁莞。千角灯做工非常考究,元初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每10年扎作一次,每次制作需耗时10月之久,只有东莞赵氏宗祠才悬挂。其纸扎工艺并没有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该灯附有灯带24条,上绘有花卉及人物图案。该灯为纸扎工艺,其要求是一定有一千个角,全部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盏5部份。灯顶八大角上有八条立体呈腾飞状态的彩龙,八角中每一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灯带从上往下分为8格,每一格双面都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图画。特别是千角灯的灯体结构,有200多个大小不等的浮凸立体等边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梯形,可谓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民间工艺精品。千角灯历史之长,体积之大,工艺之精,可谓东莞民间工艺的珍宝。2004年初,莞城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通过具有传统民间艺术特点的千角灯,打造莞城特点的民间文化品牌。因而,他们请该市仅存的两位出身莞城“扎作”世家的扎作老艺人,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制作千角灯。因两位老艺人年事已高,常常抱病坚持工作,区领导们及时登门关怀慰劳,安排专人为他们诊治。此时两位老艺人只有一个信心:希望为东莞保存一份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并为其代代相传贡献自己的气力。他们不辞辛劳,夜以继日,日思夜想,奔走东西,努力回想多年前扎制千角灯的设计细节、方案、繁复工艺及原材料的选用,投入全部热忱,倾尽所有血汗,带领其家人日以继夜地施工,用时近8个月,使失传多年的千角灯终究重新面世。而老艺人尹全则带着成功的微笑,离开了人世。当去年10月千角灯在东莞首次展出时,引来了众多东莞市民前来观赏。市民们评论说,千角灯的主体很宏大、很壮观、很美丽,还有那么多盏小灯,典雅、纵横、灵动,那种感觉让情畅意适,赏心悦目,印象深入。历史是一种灵魂。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历史的一切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民间文化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不该只停留在当前浮浅的层面上,而要倾注更多的气力,有更多的心,在实实在在的保护上多下工夫。据介绍,之前的千角灯使用油灯,一只千角灯有一千只油灯,每次熄灯、给油灯加油都由专人负责,稍有不慎,整盏千角灯就可能被烧毁。而且油灯容量有限,每加一次油,只可点三个多小时。而新的千角灯改油灯为电灯,并由电工根据千角灯特点专门设计变压小灯泡。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个硕大的灯体,搬运装卸不便。为了使千角灯能够赴沈阳参展,让其更大更美,更便于装拆保存,东莞市及莞城区的领导,在发掘东莞的千年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尝试民间艺术的商业化运作,为其搭建展现的平台,大胆地将传统工艺的制作手法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在第一盏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新改进,在第二盏灯的制作上注入现代灯饰的崭新元素。为此,东莞勤上灯饰工程有限公司加入进来,参与了对千白癜风能不能治好角灯的制作和设计。该公司对千角灯实体进行了全方位的丈量,并对新造千角灯展开了严密的计划,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工艺流程,都有所改进。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并突破了史无前例的尺寸,到达了高6.5米,宽5.5米,共有一千个角,一千盏灯,使布局更加完善,造型更加美观。文企互动双益共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具体实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困难颇多,经济来源即是一大困难。民间文化和艺术要得到继承和发扬,必须和现实社会相结合,利用自己本土文化走产业化开发的门路,应是一张不错的王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唱文化大戏,是本次制作千角灯的新亮点。以勤上灯饰工程有限公司总裁李旭亮为总负责人的千角灯制作,公司投资近60万元,组织了一批技术骨干,本着以现代科技表现古代民间艺术的设计理念,在运作方法上充分体现出民间工艺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他们从整体构思、材料选取、模具制作、光源光谱挑选、配电电压、线路设计、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精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心的设计,每一道工艺流程都经过反复实验,所有电子线路与材料都做了冷冻测试,保证了千角灯在低温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同时,千角灯的主体骨架1改用竹子扎制的传统方式,全部主体首先采取三维建模的方法,材质全部采取铁线制作;为了保证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制作了专用的工装模具,搭制定位架,无论是198个等三角立方体,多个方形和长方形立体,和376幅反应宋代题材的山水花鸟人物图画,还是整体的骨架在安装时都不变形,保证到达了设计要求;灯光效果设计采取了世界上最先进的EL冷光源新型技术,紧贴画面底部作为灯带照明光源,用750W节能灯作为主光源,用LED灯模仿油灯的效果,采取自动控制和电子集成技术模仿火苗的效果,最后使灯光效果实现了与古代的油灯相仿,既显得“古香古色,清疏淡雅”,又具有不发热、功耗低、省电和安全环保的特点,效果逼真;线路设计奇妙构思,将所有线路全部隐藏在灯体内;为了便于包装运输,设计人员从一开始就将灯体公道地分为以下几部份:宝顶、灯体、灯柱图腾、底部灯笼。制作成功后,人们为此赞不绝口。可以肯定,东莞勤上灯饰工程有限公司到达了社会文化与企业相互推助,融文化经济为一体,让潜藏的文化通过有形市场迅速传播,构成一条由独特文化派生而出的文化经济产业链,在文化产品上寻觅文化卖点,做足民族文化文章,建立了企业本身的文化形象。据介绍,东莞勤上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出口创汇大型企业,总公司下属具有8个事业部和6个分公司,员工近万人。公司生产圣诞灯饰、烧烤炉、架、高级铁家具、铁线材、钢管、电线电缆、PVC胶料、圣诞树等产品。在北美设有客户服务及安规认证中心,在香港设有分公司,向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公司技术气力雄厚,具有一批中高级科研开发人员,每一年有近千款的新产品上市,现已在国际国内取得专利170多项。公司产品通过了美国UL、加拿大CSA、德国GS、欧盟CE安规认证,逐渐构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主导产品与辅助产品上下联动的经营格局。产品远销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有多种产品在全球和中国的相干行业中名列前几位。该公司于1998年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2001年又通过了ISO9001―2000版的认证升级,连续五年被东莞市政府授与“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连续七年被评为金融系统“AAA”级最高信用等级企业,并已入选2002年中国银通百家“AAA”级最高信用等级企业评级,2003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荣获2003年度广东照明电器优秀品牌,2004年被评为东莞市“专利实行优秀企业”。尤其是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响应东莞市委、市政府打造民营牌的号令,调剂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增长,户外装潢灯在全球行业中名列前位。多年来,勤上团体所属的勤上灯饰工程有限公司和至上城市亮化工程有限公司,以其强大的专业化设计能力和技术支持在美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地区完成了一大批的市政灯饰工程,成为当地的1大景观和亮点,其中2004年为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设计制作的圣诞灯饰成为全美最大的圣诞灯饰景观,该圣诞树高达75英尺(22.8米),底盘直径10米,灯串数量超过10万。该灯的范围之大、安全性要求之高、技术难度之大,均首创国际先例。2002年勤上为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设计安装的灯饰工程荣获灯饰制作一等奖,得到该国总统及驻华大使戴维的高度赞誉。公司每一年承制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新年灯饰制作,成功地为香港大生集团公司设计制作《八骏图》灯画,制作于高70多米、宽80多米的高楼上,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被选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设计制作了“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hl/12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