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是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是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代天神崇拜,春秋战国的黄老道家,秦汉时期神仙方术以及民间信仰和东汉“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来的;是中国国人文化催生的。道教文化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了医学、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

站桩一道,流传已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就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描述,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即已出现。

站桩另据《金莲正宗记》卷四记载:道教祖师“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为了修炼大道,“偏翘一足,独立者九年,东临大海,未尝昏睡,人呼为‘铁脚先生’。丘祖赞之曰:‘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如此炼形九年,而入于大妙。”于此可见,站桩也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式。

站桩的健身作用:

1、不空状态

所谓不空状态,就是身体处处具备不定向支持力,具体表现为打不坏、拆不散的高稳定间架结构。

2、贯通状态

使力量传导畅通无阻,以形成轨迹复合运动所造就的“势”的极大限度的发挥。

3、培养精气神

通过站桩,养成一种如虎扑食、高度戒备、如临大敌、一触即发的精神气势。

站桩的好处:

站桩对症高血压——神经性的收效较快,官能发生变化的如血管硬化或冠状动脉收效较慢。

站桩对症神经衰弱——一般的头晕脑胀,头痛等症状较易治疗,收效的快慢主要在于能否稳定神经,已经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收效较慢。

站桩对症胆囊炎——经历过的胆炎患者,大多已作过胆切除的手术,有的已经转为肝脾病或神经衰弱病,根据过去的几个患者来看,在练功过程中病状是逐步减轻的,痊愈的前后效果都很好,将来能否有把握,尚难预测。

站桩对症关节炎——一般的风温性和多发性关节炎都易治疗,属于后天性的关节炎比较难治。

站桩对症胃肠病——疗效良好,但比较迟缓,病情较轻者三、四个月好,病情较重者八、九个月,三、五年不等。

站桩对症半身不遂——要耐心练功,持之以恒,一般是可以治好或减轻的,但此病最易复发,必须一面练功,一面避免生气、着凉、劳累方可,如舌头手脚都坏,就不能治疗。

练站桩的好处除了有以上的几种外,而且练站桩还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但是站桩治疗失眠,也需要我们能够站对姿势,能够用对气,两腿能够用对劲,这样才能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种功能必须坚持天天的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在练习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而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

1.脚:两脚呈内“八字”形站立,两手抬至胸前,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

2.头:头要正,百会上领,下颏微收。口微微闭,舌抵上腭,神情平静。目光平视,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

3.手:手指自然舒张,中间仿佛有一个气球,两手要小心翼翼地捧着它、抱着它,两臂圆撑,和身体环抱成半圆形,手的位置开始时可以放低一点,以后再慢慢上升,但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

4.肩:肩部放松,不能绷紧,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着,往下松。这时锁骨、胸部有点沉,所以肩下松时还要往两侧外撑。有的人站桩时间一长就身上流汗,两手冰凉,原因就是肩肘没放松,气运行受阻。因此,在练习站桩前要把肩膀抖搂抖搂,放松地前后转一转。

5.膝:膝盖微屈,膝盖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状态。

6.身体: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体内气机充足、通畅了,身形自己会往下矮。下矮时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桩既出功夫又长力气。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闾下垂,否则体内的气只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导致血压升高。

站过桩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只要站上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四肢发热,这是因为你的气血开始旺盛起来了,再站一会儿,你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气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因为你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经络连通之后,气血就会畅通无阻,身体的各种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道家站桩功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疾病。

道家“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与佛教中的禅坐、禅定及”结跏趺坐”有着相同的功能。盘坐又分自然盘、单盘和双盘,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慧增智,故古人极为推崇。

五行中的火与水和五行中的长与藏相属,并与五政中的明和静相合,而腹部又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下丹田之位,故以上这些方法理论都有利于我们打坐练功。如从现代科学来解释南北方向练功也是有道理的,地球有南北两磁极,而我们顺着地球磁极方向练功可使人体生物磁场磁化加强,故能调整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并起到良好的练功打坐效果,同时也符合”天人相应”之理论。在我们修炼打坐时也可取”子时面北”、”午时朝南”,或根据自己感觉寻找打坐方位、地点、时间,一切以自然、舒适、效果而定。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教不仅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领域,而且还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道教历来崇尚追求神仙妙境,给人类带来对健康长寿的无限瑕想,在道教的文化中,养生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由于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多数人没有时间顾及个人的养生,这样使得他们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因此也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不高等等问题。因此对现代人而言,更加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养生观念与掌握一些实用的养生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hl/107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