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简介舒鸿飞,男,年5月出生,湖北省英山县人,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知名中医。从医以来,发愤钻研中医理论,潜心从事中医临床,对古典医籍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做过深入钻研。在治学上,重博览,更重精读;重理论,更重实践;重继承,更重创新;重辨病与辨证,更重辨病辨证相结合;重立法立方,更重守法守方;重一病(证)一方,更重一病(证)多方。 镇眩汤治疗眩晕 茯苓、白芍、当归各12g,桂枝、白术、生地、川芎、炙甘草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均另包先煎)各30g。 加减: 颈椎病以眩晕、动悸或伴耳鸣、舌淡为投药指征。如眩晕、耳鸣明显,伴呕吐者加泽泻、法半夏;高血压表现为眩晕、胸闷、脉弦时可用本方;梅尼埃病以眩晕、耳鸣或呕吐、心悸、舌淡、脉弦缓为投药指征,呕吐者加半夏;心脏神经官能症以眩晕、动悸、少寐、多梦易惊为本病辨证要点;直立性调节障碍以起则头眩、动悸可用本方治疗;血管性头痛,有眩晕、浮肿、舌淡者是本方应用指征;冠心病如出现眩晕、心动悸、少寐,或心前区痛而无心力衰竭时可用本方化裁;前庭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眩晕,或视物旋转、耳鸣,甚至呕吐时用本方能很快控制症状;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以眩晕、心动悸,头痛或浮肿,舌淡,脉细为投药指征;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出现心动悸、眩晕、少寐,或心前区痛而无心力衰竭时可用本方化裁。 温化痰饮、健脾祛湿、活血补血、镇惊息风。主治各种眩晕。眩晕(指以自觉旋转或头昏,步态不稳,头重脚轻为主要症状),心悸,多梦易惊,舌淡脉弦为辨证要点,但不必悉具。眩晕伴贫血是本方较为切合的适应证。 例1:段某,女,37岁,年8月13日初诊。诉头昏头痛、头皮发麻已年余,伴目胀,颈强不适,右侧肢体麻木,耳鸣如潮,时有恶心之感。本院内科按颈椎病治疗乏效,转康复科牵引1周亦无好转。视其舌淡红苔薄白,脉之沉细。径投镇眩方5剂。8月27日复诊,诉头昏大减,头皮已不麻,继服5剂而安。 例2:黄某,男,55岁,年4月12日初诊。诉半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受伤,现头部外伤已愈,唯感阵发性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西医诊为轻微脑震荡,服西药无显效。视其舌瘀黯,脉之细涩。遂拟镇眩汤加三七粉(冲服)6g,泽泻30g,3剂。4月15日复诊,自觉服第2剂后即有减轻。守方5剂,4月20日介绍朋友来诊头晕,告知其药后头晕已愈。 例3:段某,女,34岁,年3月4日初诊。患者头晕目眩已5年,躺下或起坐或左右翻身时突发一过性眩晕,经内科诊为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但用药无效。舌淡红苔白滑,边有齿印,脉弦。遂拟上方加泽泻30g。3月10复诊,诉服药5剂后症状即减轻过半,守方再服5剂。后经随访,药尽病愈。 例4:舒某,男,60岁,年7月9日初诊。患者诉头晕目眩,睁目则觉周围景物旋转,恶心呕吐,呕吐物先为食物残渣,继为清水痰涎,耳鸣如蝉,听力减退。舌苔白滑,脉弦滑。内科诊为梅尼埃病,用药无显效。拟以上方加泽泻30g,法半夏12g,5剂。7月14日复诊,诉服上方1剂即有减轻,现已不呕吐,耳鸣消失,仅觉轻微头昏不适。守上方5剂而安,经随访,此后未再发作。 这是余在临床中验证得最多,疗效经得起重复的方剂,也是最常用、最喜用的方剂。凡是以头昏为主诉者,首选就是此方。 1.以余临床来看,本方疗效最好的眩晕依次为贫血、梅尼埃病、位置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同时这也是本方最为恰当的适应证。 2.临床运用时,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眩晕均可加泽泻30g,与方中白术配伍成泽泻汤。方中泽泻上达巅顶,下至足底,利水而不伤阴,为治眩晕之圣药。白术健脾除湿,补土制水,为臣药。两药合用,使饮除脾健,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则眩晕自止。倘与辨证(症)结合加入某些药物则疗效更为理想。如痰浊中阻者加法夏,寓二陈汤之意;颈椎病加入葛根;高血压加决明子等。 3.中医认为,眩晕的成因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但以虚为本,风、火、痰为标,瘀可贯穿于病之始终。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风性轻扬,上扰清宫则发为眩晕;气血虚弱,脑失所养而眩晕阵作;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眩晕起。且风、痰均可化火,夹火而形成风火、痰火之证。镇眩汤就是针对了眩晕的上述特点进行治疗,体现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异病同治的观点。苓桂术甘汤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使脾胃健旺,精血生化有源,痰湿聚集无本。四物汤有补血调血的作用,补而不滞之功,一则固“眩晕”虚之本,再则畅调气血,防“瘀”之至。生龙骨、生牡蛎则有镇肝潜阳之功。故镇眩汤集息风、化痰、补虚的作用,痰饮得化,气血得补,肝阳得潜,眩晕自愈。 中医的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一个“在看”、点赞、分享转发,让更多人加入我们学习的队伍。互联网的魅力,让大家对中医(经方)的热爱之情聚集,研究心得撞击,从而迸发出绚丽的光芒。这里是思想火花激荡的地方,这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往日精彩: 人人可自学中医,精心整理!(绝对干货) 必学系列:常用经方治验举例 腮肿大如鸡蛋、古稀老人数年泻、双手指麻痛……(三个案例学起来) 百度上搜索一亿次的“颈椎病”,常见这两种证,对应这俩经方! 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可以试试这个经方! 两个小经方合方治呃逆,还有一味药不可少! 中医灵魂:读这些医案体悟中医辨证论治精神! 中风,脑血栓,双手麻木,高血压……四个医案学起来! 拍案惊奇:奇方妙法妙法治验录(学后必有收获!) 大便痛泻4年多,理中汤加减见功效 真传一刻:白术通便,决明子降脂,土茯苓治头痛,车前子治视网膜炎,白芷美容…… 金匮临床常用方比较(附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 毛进军:经方效彰明,重在勤临证 两腿浮肿20年,经方合方起沉疴 小男孩牙龈生毛,健脾补肾龈毛脱落 偏头痛缠绵10余载,分经辨治病终愈 黄仕沛教授访谈实录 熊继柏:谁说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两个案例说说中医人要树立中医自信! 郝万山:举几个例子说说其蕴含的中医知识!(师生对话) 郝万山教授查房实录(干货一箩筐!) 麻黄剂的14种功效,你知道多少?!(一定要仔细品读) 仲景麻黄剂不仅能解表,还能治疗水肿、皮肤病、乳腺炎、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 讲座实录 经方中麻黄的临床应用心得(上) 梅国强:加减柴胡四物汤临证思辨录(附12个案例) 专题讨论:桂枝汤原方原药 六经医案直入“伤寒之门” 遇到盗汗就滋阴,看到痈疽就清热……效果一般,别忘了还有阴证的存在! 中医治不好病,被西医牵着鼻子走,跟着化验指标走,是在以《圣经》解释佛道! 中医真传: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阴阳为万病之总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家中常备,主治习惯性便秘、慢性前列腺炎、老年性精神病……麻子仁丸知多少? 治肠痈鼻祖——大黄牡丹汤,还能治鼻息肉、鼓胀、风毒肿、假孕…… 贵精不贵多,“清热第一方”白虎汤,四味药治疗热渴汗出脉洪大 仲景泻下逐水之峻剂,还畏之如豺狼吗?使用要点在这里! 传承余年,药仅四味,合格中医必须掌握的一张救命之方! 药仅三味,仲景“祛瘀活血剂之冠”,还能够治疗狂犬病…… 能治银屑病、症瘕、干咳、失眠、小便不利……妇科名方“逍遥散”,究竟还有多少使用要点你不知道! 21世纪中国人的美容方,妇人圣药……当归芍药散的作用远不止此! 治狐臭、附骨疽、湿气浮肿……还能减肥,被轻视了的一首仲景方 葛根芩连汤临证备要(附药证详解) 芍药甘草汤:一位民间郎中手里的“金刚钻”(加强版) 经方中“天然的心脏起搏器”,“中医伟哥”,还能治疗鼻炎、哮喘、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闭经、嗜睡、遗尿…… 药仅三味,堪称特效止血剂,日常保健药,还能降血压、通便、治疗肺部感染…… 半夏厚朴汤的最全使用指南,请查收! 仲景化饮第一方,只有四味药,简单却实用! 仲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专方,记住这几个标准,屡用屡效! 黄连阿胶汤的运用标准是什么?(内附案例和病机阐述) 药仅四味,内外妇儿各科皆能治,四逆散临床大有可为! 古代有效的强壮剂或调养剂:小建中汤,主治腹痛、夜尿症、遗精、胃溃疡…… 仲景“滋阴祖方”,传承余年,用方要点到底是什么? 仲景调节水液代谢第一方,腹泻、肝炎、腹水、前列腺肥大、痛风、青光眼……都能治! 千古妇科第一方,治阳痿、失眠、痤疮、不孕……疗效卓越 猪皮能入药,疗效还这么好……猪肤汤临证备要! 经方中的“天然胃动力药”,胆囊炎、胰腺炎专方,还能减肥、降血脂、降血压…… 可治疗70余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小柴胡汤的使用要点在这里! 经方中的“大哥”,药仅五味,内伤外感都能治,疗效名不虚传 葛根汤最全的讲解来了,原来你是这样的葛根汤! 生活中最常用的葱白豆豉汤,到现在你还不会用吗?(内附拓展案例) 磨牙、癫痫、神经症、脑出血后遗、更年期障碍……这首日本汉方你必须要知道! 仲景治咳喘第一方,传承余年,疗效一直都很神奇 江湖名,中医道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fl/95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