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导读 心血管神经症又称心脏神经官能症,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脏血管功能性疾病,如主要表现为β受体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又称β受体高敏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大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岁~40岁者最多,男女都可发病。 下周,FM95.2与世医堂联合播出的《家有大中医》将邀请世医堂中医专家裴强伟讲解: 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裴强伟 世医堂中医专家:主治医师,中医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在《中医杂志》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精研中医经典。临证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精神抑郁症,失眠,及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哮喘、小儿鼻炎、小儿脾胃问题等内科疾病及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问题及相关疑难杂症,并运用针灸,穴位疗法,治疗疾病疗效显著,有良好百姓口碑。 病因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神经功能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临床表现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胸憋、气短,同时伴有失眠、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要点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则以青年与更年期多见。神经类型脆弱,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与精神因素和医源性不良影响有关。具有神经衰弱的一般症状。 2.易于疲劳、心悸、气短,心前区隐钝痛,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或为心尖处针刺状、闪电状痛,持续l-5s,多于劳累后休息时发生。休息、情绪波动或活动后呼吸困难,深吸气和叹息样呼气后减轻。 3.焦虑、激动、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低热、多汗、肢端凉、手震颤、肢麻等。 4.收缩压暂时性升高,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心动过速,偶有期前收缩 中医分型痰火内扰症状:心悸而烦,胸脘窒闷,或形体肥胖,寐则多梦,口苦口干少饮,痰多。舌红,苔黄腻或浊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痰浊内盛,则形体肥胖,痰多;阻碍气机,则胸脘窒闷;痰火内扰,则心悸而烦,寐则多梦;痰火伤阴,则口苦口干少饮;舌红,苔黄腻或浊腻,脉滑数,均为痰火内扰之征。 心脾两虚症状:心悸头晕,胸痛隐隐,面白神疲,失眠健忘。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心脾两虚,气血俱亏,血不养心,则心悸,心痛隐隐;神失潜藏测失眠;心血不能上荣于脑测头晕、健忘;不能上充于面测面色苍白;血亏气虚测神疲;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俱亏之征。 阴虚火旺症状:心悸不安,心烦不眠,惊悸易怒,头晕目眩,耳鸣,手足心热,腰酸梦遗,口于少津。舌质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乱心神,则心悸不安,心烦不眠,惊悸易怒;阴亏于下,则腰酸梦遗;虚阳上扰,则头晕目眩、耳呜;手足心热,口干少津,舌质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中医治疗肝郁气滞治以柴胡疏肝散,痰火内扰治以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者治以归脾汤,阴虚火旺者治以黄连阿胶汤。 建议患者培养治疗信心,本病及时采用古方中医中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切勿放弃治疗,遵守医嘱。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具体的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可视患者的年龄、体力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以轻柔的太极拳、气功、散步等为宜。患者在运动时应以不觉累为原则,切忌盲目地加大运动量,更不可急于求成。 剧透不能太多 更多精彩内容还是要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