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分为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和其他待分类的神经症共六种。该病发病率较高,终生患病率达12.6%,在老年群体中患病率可达23.2%,其中以焦虑症、神经衰弱、强迫症最为多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患者我今年36岁,女性,今年初与同事吵架后因担心影响不好,渐起失眠,头晕。在一次上班途中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大汗淋漓,感觉“周围没有空气”、“天要塌下来了”似的,持续约10分钟才好一点,过后浑身无力。十几天后又发生了一次,站起来只觉莫名其妙,不知为何如此恐慌。医院检查了心电图、胸片等,结果都正常,可我就是担心再次出现那种症状,觉得太难受了,请问这是神经症吗?

专家解答:这是焦虑性神经症的一种临床形式,称惊恐障碍或惊恐发作。主要表现为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在发作的间隙期,除了害怕、担心再次发作外,无其他症状。病人在日常活动中一般突然出现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胸闷、气急或窒息感,因此惊叫,伴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大汗、心慌、震颤等),发作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病人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持续5—1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患者我儿子今年17岁,上高中二年级了,以往学习成绩优秀,从去年开始出现反复洗手,怕脏的情况,怎么劝说都没用,每天放学后首先到洗手间洗手,一洗就是半个小时,人家用过的东西从来不敢拿,碰到手又要反复洗。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患了强迫症。请问什么是强迫症?能治疗好吗?

专家解答:从您描述的症状看,这是一种以强迫动作为主的强迫性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或反强迫症状同时存在。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焦虑或痛苦。病人虽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人要以仪式化动作来减轻精神痛苦,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另外还有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强迫症的治疗以药物或认知行为等心理治疗为主,效果一般较好。新一代的SSRI和SNRI抗抑郁剂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一般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严重病例还需联用抗精神病药物以提高疗效。

患者我的母亲今年50多岁,以前身体很好,工作生活都很优秀。但近两年来,总感背部疼痛难忍,有种烧灼感。脾气也变坏了,老跟我爸爸吵架,时常唉声叹气,说自己没用了。在医院多次住院治疗,效果都不太好。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问题。有医生说这可能是神经症,建议我们看心理科,所以我想请问一下这是不是神经症,该如何治疗?

专家解答:您母亲的病情特点主要为病程两年,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即异常的背部皮肤感觉(疼痛或烧灼感),并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各种物理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处于更年期。综合这些特点,您母亲可以诊断为躯体化障碍,这是神经症的一种。躯体化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常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症状。病人为此进行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该病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即药物、心理和康复治疗同时进行,一般疗效较好。

患者我是一名教师,今年40岁,以往身体从没什么病,可最近两个月来晚上躺在床上大脑像放电影一样想些无关紧要的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早晨醒得又很早,觉得不停在做梦,医院,很多检查也正常,吃点药就好点,可又担心药物副作用。医生说我这是神经衰弱,请问神经衰弱有好的治疗办法可以治好吗?

专家解答: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诊断应和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且以脑和躯体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两项: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③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病史时间至少已3个月。根据您的病史特点和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您的情况不能诊断为神经衰弱,只能诊断为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的治疗也是采取药物、心理和康复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

患者我是一名公务员,47岁,近几年来总是无缘无故感到担心害怕,也不知道担心什么,经常心烦,怕吵闹,一点小事就对家人发脾气,事后又后悔,经常感到头晕心慌,有时候坐立不安,每天晚上入睡困难,记忆力明显下降,工作效率也大不如前。医院,也没检查出什么异常,吃过好多药,也喝过中药,效果都一般。请问这是什么神经症,如何治疗呢?

专家解答:根据您的所述病史和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无其他躯体疾病等特点考虑,初步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这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您的情况属于广泛性焦虑。其表现主要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并伴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内紧张及运动性不安。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以40-45岁为高发期,女性多于男性,病前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和个人性格特征(急躁、好胜心强等)。如不早期和规范治疗,易出现慢性迁延性病程,严重损害病人精神生活质量。治疗仍以药物、心理和康复等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可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快速控制症状,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症状,SSRI和SNRI类抗抑郁剂可提供长期巩固治疗,总体疗效满意。

患者我今年32岁,8年前因照料住院的父亲日夜操劳,极度困倦疲乏,自感十分憔悴又不修边幅,走在路上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不敢抬头,见熟人即觉脸红、心慌,手心出汗,时常羞于见人且恐惧对象日渐增多,时常违心拒绝朋友的邀请参加聚会,领导安排外出联系工作也要找各种借口推辞,虽知毫无道理,这样影响朋友交往和领导信任,但无勇气前往,害怕见人时的痛苦。上班时总低头工作,目不斜视,害怕与人眼睛对视,与重要客人相处更觉心慌、脸红、胸闷、紧张发颤。今年端午节都不敢去岳父家,因妻子不理解而吵架,为此感到痛苦,到网上查看我像患了恐惧症,请问如何治疗好?

专家解答:根据您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比较符合恐惧性神经症中的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这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并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带着畏惧去忍受。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如动物、高处、黑暗等)三种亚型。治疗上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可选用SSRI类抗抑郁剂,苯二氮卓类和в受体阻滞剂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症状。而心理治疗采用认知结构疗法、脱敏行为疗法、暴露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白癜风图像
白颠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fl/16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