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89.html 万向区块链蜂巢研习社第59期邀请了邀请到了雷兔科技创始人知县,分享了其对于新一代互联网的图景以及想要达到图景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路径的看法。 感谢蜂巢研习社的邀请,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分享我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关于新一代互联网的图景以及想要达到图景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路径,讲一下我的看法。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知县,是雷兔科技的创始人。我个人的经历比较有意思,在北大读了7年计算机,但是还没读完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了,一直在互联网做支付和流量相关的事情。到年,我们觉得区块链才是新的朝阳行业,所以从支付角度切入出圈方向,希望通过支付场景把区块链的应用带到圈外去。 当时做了很多尝试,其中做的比较满意的就是让大家在以太坊上可以用Layer2拿DAI等充手机话费,充加油卡,这是我们之前做的产品。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只是把应用场景做到跟互联网体验再一致也没有用,因为使用门槛太高了,用户进不来,所以我们决定换一个方向,先解决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让用户进来,以及进来以后怎么能马上玩起来。这是今天我后面会分享到的一些内容。 过去:Web3.0的发展历程 要讲未来,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毕竟人类这么多年文明史,互联网短短50年就能扩张到现在这样的全球规模,非常值得深挖。 Web1.0 我最近做了一些考古的事情,看到了很多时间点,这里举了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 年,互联网刚诞生2年,Email就出现了,所以电子邮件是非常老资格的协议。 年,第一款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才出现,就是现在习惯有按钮能点的看网页的浏览器。也就是说,这之前到20多年,用户都是在命令行的界面下在「网上冲浪」,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到用命令行上网的状态,能干的事情也非常少。到年全世界才只有个网站,可想而知之前上网主要就是发邮件、传文件等互相交换信息里的场景里应用,就是这些现在看上去很简单的应用场景让联网的设备超过了万台。在网站这种大家熟悉的形式出现之前,互联网已经扩张的算不错了,毕竟那时候的电脑非常昂贵,接入互联网也很难。 年,Windows95发布,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1万。 年,第一个网页版邮件服务HoTMaiL诞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打开网页就能用的这种电子邮箱。它的写法很有意思,大写字母连起来是“HTML”,毕竟HTML标准在那时候才刚出来几年,也算是比较有趣的小彩蛋。 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47亿,同年,Windows98这个带着大家童年记忆的操作系统发布。 总结一下这些时间点可以发现,Email这个KillerApp对互联网的重要性非常大,在网站出现之前Email已经带动全世界的计算机开始互联了,是它帮助互联网完成了“冷启动”开疆拓土,形成了用户基础。那么后面的用户是怎么一下进来的?可以看时间,可见即所得、可以点点点的界面让普通人跑步进入互联网的世界,不然要求他们全用命令行操作,用键盘看网页的体验绝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 这是我认为的Web1.0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Email,一个是图形界面。分工上是一个负责攻城略地地扩张,一个负责降低进入门槛。 这里我找到了一句引文,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BillClinton)在年说的话,大意是他上台的时候(年)只有高能物理学家才听过什么是WorldWideWeb(WWW),现在连他的猫都有自己的主页了。年的时候互联网用户其实只有三四千万的水平,不过可能也比现在的区块链用户要多了。 Web2.0 4年有几个人发起了“Web2.0论坛”,提出了一些概念,2.0跟1.0相比有哪些区别,区别主要三个:交互式,网页开始出现互动的交互。用户创造内容,就是后来所谓的UGC。平台化。4年还有个标志性的事件,Facebook创立,这是最早的SNS社交网络的创立。 5年,YouTube创立,这时全球互联网用户破10亿。 7年,iPhone发布了,iPhone以前并不是没有所谓的智能手机,可能有小伙伴用过,像诺基亚、三星用的是塞班系统,HTC当年用的是windowmobile系统。硬件有问题、系统也有问题,因为不管是硬件还是系统,都是延用桌面操作的习惯设计的,所以非常难用。一直到iPhone开始,新的交互方式出现,现在大家习惯的大屏、多点触控等交互才真正给了手机用户完整的互联网体验,这是移动互联网的里程碑。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