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一种紧密结合动作、精神和呼吸的全身运动,适合任何年龄的人锻炼。太极拳作为一种慢速运动,的确能够舒展筋骨,减缓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将动作做准确、到位,并能持之以恒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连贯、圆转,且节奏较为缓慢,让四肢的肌肉骨骼都得到均匀的运动。有医学研究报告表明,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保持肢体关节的灵活性。

太极拳动作开合之间需要配合呼吸:推手时呼气,收拳时吸气,这样有节律性、均匀的呼吸锻炼能够使肺功能得到加强,同时加大肺活量。李老师就曾有过切身体验,“我以前有哮喘,说话都困难。锻炼太极拳之后,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减少了。”

此外,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

太极拳能够起到养生的效果,也因为它要求人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使人获得平静、愉悦的心情,并且精力充沛,对人的精神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锻炼。

为了让广大拳友从医学角度对太极拳的医学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小编搜查了大量学术性研究资料,发现“拳疗百病”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下面小编具体列举可用太极康复的病种,由于篇幅所限,不作详解。

一、内科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肺心病、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二)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冠心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

(三)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腹泻、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

(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下垂、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阳痿、早泄、遗精

(五)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六)新陈代谢病

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

(七)内分泌系统疾病

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尿崩症、消瘦

(八)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后遗症、面瘫、偏头痛、失眠、帕金森病、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腋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梅核气、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癔症

(九)肿瘤科疾病

鼻咽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肾癌、前列腺癌、骨癌、白血病、防止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

二、外科疾病

(一)软组织损伤

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肩背病、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臀大肌劳损、风湿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痿证、痹证、足跟痛

(二)皮肤科疾病

慢性荨麻疹、黄褐斑、痤疮、银屑病、神经性皮炎

(三)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盆腔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眩晕、经行泄泻、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脱垂、乳腺增生症

三、五官科疾病及

近视、老视、耳鸣、重听、耳源性眩晕、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少儿生长发育不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厌食、便秘、多动症、遗尿症

发展普及,近15来年太极拳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其医学上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的九大领域(骨密度、心血管、全身物理机能、机体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心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让作为中国传统健身代表的太极拳,在养生、治病、治未病等方面的功效更深入人心,同时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打太极拳是一种很好地辅助治疗手段,是一种替代补充式的治疗。

贴心提醒

1.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做好热身,尤其是膝关节的准备活动。

2.心脏病患者不适宜在早上练习太极拳。

3.太极拳爱好者一定要在用完早餐后再出门锻炼,但要注意适量,不能吃得太饱,且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练拳。

4.在室内锻炼,适宜在空气流通、光线适中的空间练习太极。遇到雷雨、大雾不宜在室外锻炼。

5.练拳前和练拳的过程中要让大脑安静下来,排除杂念。

6.打太极的穿着要宽松。

7.选择能让你心情平静或愉快的音乐下练习太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yy/94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