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自己很容易就能调理好,其实不是,昨天跟一位患者沟通的时候作出陈述: 我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二十多年了,多年前我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我自己都能控制住,然而到了最近我才发现我想错了,最初的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仅仅是心率异常,偶尔会超过的心率,医院的医生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到如今一身的疾病都是从那时候便是开始,衍生出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耳鸣,让现在的我痛不欲生。 心脏神经官能症西医至今为止并未公开声明是何原因,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抑制大脑神经亢奋,在中医看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病因为阴阳气血不足、气滞、痰饮、血瘀及肾虚等,病在心,而涉及肝、脾、肾等脏腑。常用调心神、疏肝郁、化痰饮,滋补心肾等方法调治。 另外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心脏神经官能症在治疗之前应进行心理治疗,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许多患者在治愈之后出现复发,让病情得不到控制与治疗,同时还反向出现嫉医的现象,让许多医生很是头疼,其原因便是患者的心理没得到正确的指引与开导,药物才会丧失治疗效果或效不显。 上述患者后续如下: 患者主诉:焦虑抑郁气短失眠心前区疼痛背肩疼痛胸闷心悸多梦憋醒窦性心率不齐高血糖高血压濒死感等症状。 初诊:头晕头痛,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腰膝酸痛,畏寒怕冷,喜暖,舌淡,脉弱。在中医中属“心悸”“胸痹”“心悸”“怔忡”“郁证”等范畴。 处方:黄芪35g,酸枣仁5g,远志10g,当归15g,荷叶10g,柴胡10g,当归12g,生地15g,白芍15g,龙眼肉8g,党参15克,炙甘草8g,炒白术10g,茯神8克,木香8g,陈皮10g,水煎服,共三十剂。 二诊:睡眠稍好转,心情略好,余症未解。原处方基础上加龟板、鳖甲各15g,熟地,山药、茯苓、枸杞子各12g,山萸肉、泽泻、丹皮、怀牛膝各9g。 三诊:睡眠进一步好转,血压得到缓解,抑郁焦虑在助手与家人医生共同努力下得到指导与帮助,心情基本已正常,时有出汗感觉到累,鼓励其做些家务和运动,多吃些水果与蔬菜。另继续服用上方一个疗程。 四诊:血压进一步得到控制,心慌气短胸闷等症基本无恙,血糖未得到缓解,在二诊的处方基础上加黄连15g,赤芍30g,生地黄30g,知母30g,天花粉30g,山萸肉15g,西洋参6g,干姜6g。水煎服,共30剂。 五诊:血糖得到控制,余症无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上处方。 六诊:稍有起色,无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上处方。 七诊:微微起色,肩背疼痛有缓解,余症无变化,继续服用上处方。 八诊:肩背心脏疼痛皆有缓解,濒死感发病频率有所降低,原以一到两日一次,到目前一月一次发作。 九诊:血糖与血压基本保持稳定,面色红润,与正常人基本不差异,病情刚得稳定,继续持续服用上方。 十诊:心脏神经官能症得解,检查血压血糖正常。开以温胆方巩固 十一诊:巩固完成之后,即刻停药。 随访至今:4年有余,未曾复发。 点评:治疗中提到汉代的白酒也是现在所饮用的黄酒。这个方子对解除胸闷、憋气之苦,见效很快。瓜蒌辛润,是宽胸理气是要药,可以使人有“内洞”之感,“内洞”就是畅快、舒服。薤白虽为小菜,但其功效非同一般,其气味辛温,最能通胸中之阳,透彻胸背,是解除胸背闷痛的主药。半夏为燥湿健脾常用药。三味合用,对痰湿阻滞之胸阳不振,具有豁痰理气、通阳降逆之效。若有恶风之症,可与桂枝方共服。 如何预防心脏神经官能症再次复发?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毫升,而在秋天喝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专家介绍 王世龙主任从小出生在中医世家,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王世龙主任医德崇高,临床经历丰厚,在临床研讨作业中,临床作业中连续不断学习、揣摩中医理论,积极参加多种世界先进治疗技术峰会,将自我所学先进技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成功治好疑问杂病患者千余人,在中治疗疗范畴享有极高的名誉。患者呈现相关症状应立刻就医。治疗则应依据每位患者不同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办法,并随时观察病况变化及时调整。 专业特长: 心脑血管病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神经衰弱、多种心律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咽喉神经官能症、肠胃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气短、神经官能症肠胃不适等疾病。 其他疾病: 惊恐发作、濒死感、呼吸困难等神经衰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症状疾病。 门诊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