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年60岁,刚刚退休,原本以为可以享享清福了,却不料得了一场怪病,起初是右侧肩痛,2个月后开始左侧胸痛,以为休息休息会慢慢好转,谁料想逐渐出现了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连胃肠道功能也渐渐不好,还常出现胸闷气促,老王于是开启了“doctor-shopping(逛医)”漫长求医路,拍片子,验血,做B超,几乎从头查到了脚,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这可愁坏了老王一家人。老王病在身,郁闷在心,找不到病因,越想越怕,而在家人眼里又觉得这病看不见摸不着,不会是装的吧。还好,偶然的机会老王得知原来还有一种痛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于是来到了仁济心理科,医生详细了解了病史及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虽然老王没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病,不过遵照医生建议吃了抗抑郁药后,这东痛西痛浑身难受还真消失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

“躯体症状障碍”

这么奇怪的病是怎么发生的呢?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由于童年时期的某些冲突,疼痛可以成为成年期心理防御机制的一部分。比如这个老王,在医生问及他的成长经历时,他很感慨地说了一句,“医生,如果你不问,这件事我是不会和任何人提起的”,原来自幼他就被爸爸以各种理由甚至是毫无理由地暴打。果真,说不出的痛才是真的痛!他说从小他的快乐和疼痛就联系在一起,而这次发病前女儿怀孕生宝宝,原本是件开心的事,但对他而言,童年的创伤回忆再次浮现,疼痛也随之而来。

2.人格理论

人格是指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这类患者往往具有“疼痛易患人格”,主要表现为对躯体症状比较敏感,容易紧张担心,并且还具有某些神经质的特征,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文中的老王就具有对身体上轻微不舒服无限放大的性格,出现某些症状,他就会担心是不是得了很严重的病,于是出现了逛医行为,医院检查,听不同医生的解释,最终都找不到答案,而症状却越来越重。医生给老王做了个人格测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结果显示疑病、抑郁亚量表的分数显著高于正常,而另一个症状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则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

3.生物学理论

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障碍也是如此。有研究发现这类患者血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异常,而且也存在感觉阈值下降、感觉敏感性增加。我们在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检查中,通过电针致痛结合情绪图片的方法,发现这类患者看负性情绪图片时大脑反应比普通人增强,看正性情绪图片时大脑反应比普通人减弱,而给予疼痛刺激时,观看负正性情绪图片比正性情绪图片的大脑反应增强,说明患者的情绪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疼痛症状。

4.继发性获益

疼痛的持续存在还可能与继发性获益有关,如经济补偿,配偶的







































吡美莫司软膏药物哪里有卖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yy/58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