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朱莎 有一种人极端地怕冷,有的人手脚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凉的,到了寒冷的冬天,穿很厚的裤子膝盖以下也总是冷的。他们往往皮肤偏白,舌头颜色也淡,平素大便不成形,女性还通常会有痛经的毛病。平常一旦吃点冷饮或寒凉的水果,就会有肚子绵绵作痛、腹泻的毛病,这时如果用热水袋捂一下肚子,就会觉得疼痛减轻一大半。 在中医里,这种人一般是属于脾胃虚寒的阳虚体质。这时候可以推荐他们吃一种温中健脾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来帮助祛除身体里面的寒气。 历史沿革 附子理中丸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理中丸基础上加用附子而成。 理中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中焦虚寒腹痛、腹泻的千古名方。而后世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制附子,这样就能连肾一块补,起到脾肾双补的效果。 目前附子理中丸处方涉及的剂型有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始载于《中国药典》年版,年版收载有显微鉴别,并将处方中“人参”改为“党参”。 附子理中丸属于温中祛寒药,临床疗效确切,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WS-B--9)。年附子理中丸载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甲类非处方药。 基本特性 附子(制)、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浓缩丸一次8~12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方解释义 方中以附子为主药,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 ---《本草正义》里形容说: “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其性大辛大热,具有补肾助阳、驱散中寒的作用。 “附子无姜不热”,附子和干姜两者相须为用,温热之性更甚,干姜还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炒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甘草健脾益气,兼补脾和中。诸药合用,温散脾胃之寒,重建中焦之阳,治疗脾胃虚寒之证疗效显著,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四肢厥逆、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为先后天并补之剂。 ---清代名医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云: “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气”。 ---《景岳全书》中记载: “脾胃属土,惟火能生”。肾就好比炉火,脾胃肠道好比锅,只有炉子烧的旺,锅里才能热起来,中焦脾胃才阳气充足。脾胃腐熟运化之功能需要肾阳的温煦;肾阳不足则会导致脾胃腐熟运化之功能失常;日久泄泻;亦可导致脾阳和肾阳亏虚。 药理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炎,镇痛,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胃黏膜损伤等作用。另外,该药对十二指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还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从而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呈现双向调节效应。还有研究表明,该药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增加,并具有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及促进气体排出的作用。 现代应用 附子理中丸古代临床主要用于霍乱吐泻、腹泻、腹痛、寒证、外寒直中脾胃证、寒药伤中证、寒凝血滞型痛经、头痛、痰证、带下、咳嗽、眩晕、臌证等证属脾肾虚寒者。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临床应用涉及消化系统(胃炎、肠炎、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循环系统(室性早搏)、呼吸系统(咳嗽)及难治性口疮、红斑狼疮、痛经、眩晕、呃逆、特发性水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1、消化系统 附子理中丸可以缓解上腹部胀痛、烧灼感等症状,临床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疗效确切。 ■慢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呃逆 ■小儿厌食 ■药物性肝病 2、呼吸系统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症状之一,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周的咳嗽。临床观察发现,附子理中丸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 、心血管系统 ■糖尿病高脂血症 ■心律失常 ■早搏 4、皮肤疾病 ■红斑: 用附子理中丸治疗秋末至春季易发作的寒冷型多形红斑,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为64%,2个疗程治愈率为88%,未见无效病例。 ■脚癣: 有报道将附子理中丸研成细粉,用蜂蜜或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可治疗脚癣。 5、其他作用 ■复发性口腔溃疡 ■特发性水肿 ■失眠、味觉丧失证、便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痛经、带下、痹症、寒疮、肝硬化、肠结核 ■男性不育症: 该药品能振奋全身机能,改善机体全身状况,有强壮补养之功,故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良效。 6、临床新用 许多临床研究报道,该药也可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 另外,对小儿肺炎、小儿慢惊风及尿失禁、产后间隙性颈痉挛、急性胰腺炎、消渴、治疗肿瘤相关性食欲减退、慢性迁延性肝炎、腰肌劳损、阳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Ⅱ度心衰等多种疾患也均有疗效。 药物鉴别 与理中丸的鉴别: 两药均为温中散寒剂,均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主治脘腹痛、呕吐、泄泻等病证。 但从二者的药物组成看,理中丸以温脾散寒之干姜为君;而附子理中丸较理中丸增加了大辛大热之附子,且与干姜同为君药,增强了温阳散寒之用,因此,侧重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之较重病证,如腹痛较剧、呕吐泄泻不止、手足发冷等。 与桂附理中丸的鉴别: 两药均为散寒剂,均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之功,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病证。 二者药物组成仅肉桂一味之差,桂附理中丸以甘温益气之党参及大辛大热之附子为主药,补益脾胃,温阳散寒,使脾胃自健,阳气振奋,寒邪得除,以温补为主,且方中还有肉桂补火助阳,故侧重于治疗脾肾阳虚,中焦运化失职所致之病证;而附子理中丸中以附子、干姜为君,温运中焦,祛散寒邪,使脾阳来复,以温散为主,侧重于治疗脾阳素虚,又寒湿内侵,或寒邪内盛,阳气郁遏,运化失常所致之病证。 注意事项 1、附子理中丸不良反应比较少,但也曾有报道出现过,其主要是由附子中所含的乌头碱引起,中毒剂量因人的体质和耐受性而有所不同。临床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勿自行服药。 2、附子理中丸功能为温补脾肾,治疗脾肾虚寒证,适宜与四神丸、藿香正气散、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温肾或健脾类中成药配伍,不适宜与寒凉性的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配伍,尤不宜与含有附子的大活络丹、天麻丸等配伍,恐食入附子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孕妇慎用此药。湿热困脾,血燥阴虚,肝郁内热,一切非寒之证,切不可服。 4、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审稿专家:广州医院叶颖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