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解读诗词 译文 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注释①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②丽谯:城门更楼。《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郭象注:“丽谯,高楼也。”陆德明释文:“谯,本亦作蠛。”.成玄英疏:。言其华丽瞧蛲也。”小单于:乐曲名。李益‘听晓角》诗:“无限寒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乐府诗集》:“按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③迢迢;漫长沉寂。清夜:清静之夜。徂(音cú):往,过去。④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莫愁。除:逝去。⑤衡阳,古衡州治所。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舆地记胜》:“回雁峰在州城南。或日雁不过衡阳,或日峰势如雁之回。”陆佃《埤雅》:“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⑥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王水照先生《元佑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云:“从郴州至横州,当时必须先北上至衡州,然后循湘水,入广西境,至桂州兴安,由灵渠顺漓水下梧州,复由浔江、郁水西至横州。”由此可证,郴州在衡阳之南,道路险阻,书信难传。和雁无,连雁也无。《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谓“和”“犹‘连’也”,并引此句释云:“言连传书之雁亦无有也。” 赏析词的上阕写除夕夜间长夜难眠的苦闷。起首二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寥寥十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破寒之初,点明了地点——湘南的庭院;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既写了湖南南部辽阔的天空,也写了蜗居一室狭小的贬所。更堪注意的是,在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乐叙天伦,个中意味,不言自明。由此可见,词人此处用了隐寓的手法,让读者以经验和想像来补充他所描写的环境。这就是词学家们所常说的“含蓄得妙”。 “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从字面上看,秦观的构思似乎受到《庄子》和李益诗的影响,但所写的感情,完全是词人独特的感受。除夕之夜,人们是阉家守岁,而此刻的词人却深居孤馆,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这种声音,仿佛是乱箭,不断刺激着词人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好容易度过“一夜长如岁”的除夕。“迢迢”二字,极言岁之长;着一“清”字,则突出了夜之静谧,心之凄凉。而一个“徂”字,则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很慢,很慢。可以看出,词人的用字,是极为精审而又准确的。 整个上阕,情调是低沉的,节奏是缓慢的。然而到了换头的地方,词人却以快速的节奏发出“乡梦断,旅魂孤”的咏叹。自从贬谪以来,离开家乡已经三年了,这个“乡”字当是广义的,包括京都和家乡。词人日日夜夜盼望回乡,可是如今却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当此风雨之夕,即使他想在梦中回乡,也因角声盈耳,进不了梦境。“乡梦断,旅魂孤”这六个字,凝聚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至“峥嵘岁又除”一句,词人始正面点除夕。峥嵘,不寻常、不平凡之谓也,中寓艰难之义,杜甫诗云:“旅食岁峥嵘”,词意同此。然而着一“又”字,却表明了其中蕴有多少次点燃了复又熄灭的希望之火,一个又一个除夕的到来了,接着又一个一个地消逝了,词人依旧流徙外地。痛楚之情,溢于言外。 词的结尾,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这两个故实,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 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在宋代词坛上,以抒写凄婉情感见长的词人,独推淮海、小山。在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此阕也是其中之一。细读全篇,浅语淡语之中蕴有深远意味。 作者简介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收藏!《唐诗三百首》朗读、赏析全集(共首)01赵佶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02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03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04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05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 06张先 千秋岁·数声鶗鴂 07晏几道丨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08张先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09张先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10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1张先|青门引·春思 12张先|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1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4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5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16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17晏殊丨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8晏殊丨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19晏殊丨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20晏殊丨踏莎行·祖席离歌 21晏殊丨踏莎行·小径红稀 22晏殊丨踏莎行·碧海无波 23晏殊丨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24韩缜丨凤箫吟·锁离愁 25宋祁丨木兰花·春景 26欧阳修丨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27欧阳修丨诉衷情·眉意 28欧阳修丨踏莎行·候馆梅残 29欧阳修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0欧阳修丨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31欧阳修丨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32欧阳修丨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33欧阳修丨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34欧阳修丨浪淘沙·把酒祝东风35欧阳修丨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36欧阳修丨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37聂冠卿丨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38柳永丨曲玉管·陇首云飞 39柳永丨雨霖铃·寒蝉凄切40柳永丨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1柳永丨采莲令·月华收 42柳永丨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43柳永丨定风波·自春来 44柳永丨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45柳永丨戚氏·晚秋天46柳永丨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47柳永丨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48柳永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49柳永丨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50柳永丨竹马子·登孤垒荒凉51王安石丨桂枝香·金陵怀古52王安石丨千秋岁引·秋景53王安国丨清平乐·留春不住54晏几道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55晏几道丨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56晏几道丨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57晏几道丨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58晏几道丨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59晏几道丨生查子·金鞭美少年60晏几道丨生查子·关山魂梦长61晏几道丨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62晏几道丨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63晏几道丨清平乐·留人不住64晏几道丨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65晏几道丨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66晏几道丨六幺令·绿阴春尽67晏几道丨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68晏几道丨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69晏几道丨留春令·画屏天畔70晏几道丨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71晏几道丨满庭芳·南苑吹花72苏轼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3苏轼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74苏轼丨念奴娇·赤壁怀古75苏轼丨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76苏轼丨洞仙歌·冰肌玉骨77苏轼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8苏轼丨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79苏轼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80苏轼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81苏轼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82苏轼丨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83苏轼丨贺新郎·乳燕飞华屋84黄庭坚丨鹧鸪天85黄庭坚丨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86秦观丨望海潮·洛阳怀古87秦观丨八六子·倚危亭88秦观丨满庭芳·山抹微云89秦观丨满庭芳·晓色云开90秦观丨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91秦观丨踏莎行·郴州旅舍92秦观丨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