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张敏洲教授记者陈美娟

刊于《秋光.长寿生活》总第期

查不出异常的胸闷、胸痛…

李女士今年50多岁,近半年来反复感到胸闷不适,尤其劳累后更明显。医院就诊,做了动态心电图、冠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均没发现明显异常。有医生怀疑她患上心脏神经官能症,但经过抗抑郁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后来李女士来到了张敏州教授门诊,张教授详细了解病史,发现李女士胸闷经常是在劳累后发生,于是让她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为阳性。综合之前检查结果,张教授诊断李女士患的是冠脉微血管病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三个月后,李女士症状明显好转。

张教授表示,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临床中并不少见,他们往往感到胸闷、胸痛,但做心电图、心脏冠脉造影却没有发现问题,一般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甚至会被戴上“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帽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冠脉微血管疾病。

冠脉微血管疾病是怎么回事?

给我们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有无数分支,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冠脉树,除了三支主要的树干外,还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的树枝。“那些直径少于um的血管即我们心脏的微血管”,张教授指出,微血管占冠脉血流储备的95%,如果它们发生病变,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只会出现小范围的心肌缺血,但长期心肌缺血,不但会引起反复发作的心绞痛(胸闷、胸痛),且容易引发慢性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的最终可能因心脏衰竭而危及生命。打个比方,这种微小血管的病变,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一点一点腐蚀你的心肌细胞,逐渐让你的心脏失去工作能力。

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何不同?

▲生长位置不同:大血管多长在心脏外,而微血管穿行于心肌间。▲发病方式不同:大血管病变多是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是一个急性且致命的过程;而微血管病变多是有内皮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冠脉的血流储备减弱,缓慢的引起心肌缺血,如果不治疗,可能引起慢性心衰的一个过程。

判别心脏微血管病变有哪些看点?

值得注意的是,冠脉微血管病变非常隐蔽,通常不能被冠脉造影和冠脉CT检测出来,容易贻误治疗时机,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揪出这个隐蔽的“杀手”?张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别:

一看症状:胸痛、胸闷通常发生在劳累后或运动后,即以劳力型心绞痛为主。

二看心电图负荷试验:即通过一定量的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通过负荷试验,大部分微血管病变患者会有缺血表现,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

三看特异性诊断方法:冠脉血流储备被推荐作为诊断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常用方法。此外,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乙酰胆碱实验、心肌超声显象、心肌核磁共振、冠脉造影、冠脉CT、经冠状动脉超声、计算微循环指数等多种方法均可对冠脉微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及排除诊断。

不过张教授同时提醒,心脏微血管病变病因的多种多样,很难选择一种可以成为“金标准”的检查方法,这正是造成冠脉微血管病变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并指出以下人群是心脏微血管病变的高发人群,出现症状却查不到原因时应警惕该病,找有经验的医生求诊。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对身体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全身微血管病变,在心脏也不例外,糖尿病病人的心脏微血管病变范围较非糖尿病病人广得多,容易出现三支病变,使冠脉支架植入难度增高。

高血压人群:长期高血压的病人,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厚,肥厚的心肌会挤压微血管,造成微血管扭曲、变形,并且微血管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心肌肥厚的速度,会引起心肌缺血。

绝经后女性:女性的冠心病机制要比男性复杂得多,而冠脉微血管病变占主要原因。

发过急性心梗或支架植入的人群:急性心梗或支架植入血管再通后,会有一些血栓或者斑块的碎屑掉到远端的微血管里,堵塞微血管,造成微血管梗阻。

药食齐下,改善微血管循环

心脏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的治疗药物类似,但有所不同。首先要解决血脂、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然后要对有明确症状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盐酸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治疗方法和大血管病变是类似的,在这些用药的基础上,应考虑使用作用于微血管病变的药物,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药物是尼可地尔,另外还有雷诺嗪、伊伐布雷定等。

张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看,气血失和是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基本病机。治疗应气血同调,一则以补气生血为先,二则以活血化瘀为要,通过调理气机、调和气血,从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提高心脏的血液灌注、增加心肌细胞的养分来源,有效改善冠脉微循环状态。代表方药有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加减、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生脉散加减等。

此外,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张教授也向大家推介了一些益气活血的日常药膳,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①护心三仁粥:桃仁、枣仁、柏子仁各10,粳米克,冰糖适量。先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此方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瘀血内阻之胸部憋闷,绞痛等症。

②顺心饮:熟地黄5克,山茱萸5克,丹参5,人参3克,郁金5克。将上药切细泡开水代茶饮用,每剂泡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用,次数不拘。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

③田石养心茶:田石养心茶是由张敏州教授独创的养生茶饮。方中仅采用西洋参、丹参、田七、石斛4味药,每味药10克,通过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达到益气活血,滋阴养心的功效。使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加水煎煮;第二种将中药打成粉,按比例制成茶包冲饮。

看往期“名医专访”精彩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xg/96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