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会认为,我们脑袋里会出现的一些生理紊乱是由神经紧张而造成的,因此,大脑的紊乱总是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有人开始研究那些会诱发人生理疾病的情绪,探索造成这种紊乱的原理。 其实,官能性疾病,或者说是情绪导致的疾病,它和胃病、头疼发热一样都可以干扰你身体的正常功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无声战斗:“官能性疾病”在你体内 我们最常见的官能性疾病就是情绪诱发病,为什么说它最常见?因为目前大多数求医的人基本上患有这种疾患。怎么能检测出自己是不是患有这种病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感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非常不舒服,像是要生病了,或者你已经染上了疾病,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得上病。 生理症状: 疾病 百分比 疲劳 90%便秘 70%头疼 80%胀气 99.44~%头晕眼花 80%胆囊疼痛 50%颈椎疼痛 75%咽喉肿大 90%胃溃疡疼痛 50% 上面的数字可不是耸人听闻,不过有人会问了,既然如此流行,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现代医学里的盲点了。 情绪不像感冒发烧,来了又走,它是人本身的一种生理反应,贯穿整个生命的始终,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患上情绪诱发病。大概好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你感到很难受,去看医生,医生针对你的病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没有告知你究竟得了什么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种情况是,这个医生很有经验,对你的病情也能做出相应的分析,但毕竟他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透彻,所以不敢妄下诊断。 第二种可能是医生不告诉你得了什么病,是由于他们也不明白到底这样的病用什么方法才能治疗,也就跟你说不清楚。 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你:“你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你的问题是由情绪产生的”,或者对你说:“你的疾病是由你的心理紧张造成的”。那你肯定会更不舒服,因为这话明摆是在敷衍你,负责的医生不是只能看病而不会治病,而应该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养成应付差事的习惯和处事方法。 如果医生只用“你的病情是由你的情绪造成”这样的话来应付病人,这样不仅让病人心理压抑,还会激怒他们,导致病人产生不好的情绪。如果患者经常遇到敷衍他的医生,病情肯定始终得不到有效诊治。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到底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呢?当然有了,那就是:医生婉转地告诉了患者的病情,并且给予他安全的治疗。而这个过程有很大难度。大多数医生都习惯了正面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告诉了病人他得的是情绪诱发病,就要做好准备如何解释下面的问题: 我的这种病症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情绪能诱发这种病? 我怎样才能用好的情绪来替代掉已有的不良情绪?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顺利回答,最有效的心理疗法也就完成了。 尽管想法很好,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这份“最满意的疗法”只能存在于幻想里,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令人满意的心理疗法”的最大障碍就是治疗一个病人通常需要花费20个小时。而花在诊断一个病人的时间长达20个小时,世界上几乎没医院可以实现。 我们推算一下就可以想到:假如诊断一个病人需要20个小时,医生就要连续工作20个小时,一天下来不吃不喝也只能诊治一位,这在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要知道,在美国,平均每个医生每天要接待大约40个病人!由于医生的数量问题,“最满意”治疗方法还暂时只能存在于想象里。 另外一种治疗情绪诱发病的疗法叫做替代疗法,替代疗法是目前比较通用的治疗情绪诱发病的方法。顾名思义,替代疗法就是用一种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来取代病人一直在使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适合那些对某种治疗成癖或过分依赖某种治疗的病人。通过给予病人作用相似的非成癖药物,逐步取代病人对之成瘾的药物,从而使病人解除心理障碍。 替代疗法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很久以前这样的方法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个病人交到了巫师手里,原始的巫师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总会说病人的病因是由于邪恶的幽灵正在支配着躯体,只需用神奇的巫术驱走这个邪恶的幽灵就能治好此类病,病人也很容易相信巫师能驱鬼神。所以每当我碰到一个难对付的病人时,我也很希望能有一种不完全像巫师对待他的病人那样的方法来诊治他,用“神奇的巫术”来驱走他体内的“邪恶幽灵”。 除了巫师除“幽灵”,古代郎中还会用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黏液、胆汁、忧郁液)失衡的原因来解释这种官能性疾病,他们认为只要排出四种体液中的一种,病就会痊愈——结果排除的通常是血液,因为血液是最容易被排出的,这也算是一种替代疗法。 替代疗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通常会导致病人情绪更差,甚至形成某种慢性疾病。而且这种疗法的恢复期比较长,在一年内能恢复的相当少,还有些人会染上另外一种治疗恐惧症——害怕他们的病再也治不好了。因此,替代疗法不能广泛实施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还没有完全治疗好情绪诱发病却又患上了恐惧症,结果当然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头脑聪明的人能发现10件让人不开心的事儿,而那些不太聪明的人却只能发现一件不开心的事。智商高的人往往会给自己施加更大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又常常给他们带来比那些不是很聪明人更紧张的情绪。 举个例子,那些在家务农的妇女很少患上情绪诱发病,她们一天到晚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一天到晚还得在地里做农活,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忙碌的生活让她们没空去思考、也不会多想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她们往往为了家里人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更无暇去想自己的痛苦。 我曾经和一位在家务农的女性交谈过,我问她:“你是不是总感到特别疲惫?(官能性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她摇摇头说:“嗨,这个问题在25年前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再去想了!”言下之意是忙碌的生活让她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也不会去抱怨什么,就是简单过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假设你拿这话去问那些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他们八成会说:“我快痛苦死了!事情一件接着一件,都要受不了了!” 这就是情绪的巨大差异,那些在农田里工作的农妇不比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清闲,她们罹患情绪病的机率却很小。情绪其实是和人的智慧联系在一起的,智慧的主要部分是由智商构成,也就是说在智慧所包含的各个因素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定位和情绪支配。不过情绪支配这个能力一般都会在智慧这个含义中离析出来,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状况:所谓的高智商人往往无法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迷惘情绪中解脱出来,而那些比较愚笨的人却能够享受现有的生活,正所谓“无知者无忧”。 3.两种情绪的侵扰 在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绪诱发病之前,要懂得什么是情绪,:情绪是由身体明显变化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人们在任何时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快乐、痛苦、平静、兴奋……伴随着这些情绪的发生,你的生理机能,比如人体的肌肉、血管、内脏和内分泌腺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产生以及伴随着这些变化出现的有知觉的精神状态就是情绪,身体上没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情绪”。 情绪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主观的、生理方面的和行为方面的,少了一个因素就不能称之为情绪。比方说恐惧情绪应该包括: 1.主观感受很不愉快; 2.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发热、出汗等生理反应; 3.会有特别想逃离这个环境的行为倾向。 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才可以说是有恐惧情绪。 每个人都有两种情绪,尽管有些情绪是特例,不过几乎所有情绪都可以被划分到两大类由身体变化所引起的情绪中。 第一类主要包括一些能够对身体的某些部位产生过分刺激的情绪,这类情绪变化主要存在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刺激中,通过神经系统对各个器官、肌肉的刺激,或是对一个、多个内分泌腺的刺激。 4.不要引爆愤怒情绪 愤怒情绪在所难免,如果经常和它相伴你就会痛苦不堪。当然了,看过这文章后,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被它感染,不过我们却能从别人身上发现这种情绪,因为愤怒情绪会引起身上的一些变化。 演员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个好的演员能很好克制自己的情绪,就像我们经常会赞叹一个演员在三秒钟之内就会落下泪,然后在接下来的几秒又能开心大笑一样,优秀的演员就是有这样的本领,可以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而稍差的演员就做不到这些,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方面来判断一个演员是不是好演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发现:有些人一见血就会晕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血”,其实“晕血”并不是心跳太弱或者血压太高才晕倒的,真正的原因是,“晕血”的人一见到血,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恐惧情绪反应在身体上就是大脑血管供血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他产生了“晕血”。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有些人一见到血就会呕吐,这并不是他们的消化系统或者是肠胃得了病,而是看到血让他们产生了厌恶和恐怖的情绪,从而影响的到胃部肌肉,导致胃部肌肉强烈收缩,从而引起呕吐。 种情况非常容易理解:任何人在受到这样大的精神刺激以后,可能都会患上同样的病。就像我们不能左右自己的情绪一样,我们也不能对情绪诱发病产生终身免疫力。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