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淮南子·氾论训》云:“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作为中医治病防病的原则之一,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时节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或预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或防御疾病的效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可以看作是因时制宜思想产生的源流,它明确指出了养生治病之道,重在顺应四时,调整阴阳,简而言之,一年中形成了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应根据温热寒凉的气候更替来确立治病防病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之特色。 中医学之所以强调因时制宜的思想,其原因在于不同的时节,人体生理病理的特点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治疗的方法只有结合这些变化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体呈现出活跃的状态,代谢增加,此时不宜过于温热,防止出现阳气亢盛的病变。反之,秋冬季节阳气沉降,人体便呈现出宁静的状态,代谢也相对缓慢,此时不宜过于寒凉,防止出现阴盛的病变。因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 针灸治疗遵循中医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而有相应的变化。秋冬时节,天地之间,四野之气肃杀沉降,天人相应,则人体之气亦偏于安静收藏,所以针灸治疗必须结合秋冬时令的特点,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秋冬刺深《难经·七十难》云: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春夏阳气升发,人一身之气血趋向体表,病邪伤人也多在表浅的部位,故“春夏刺浅”,即针刺入腧穴的深度不宜过深,防止病邪随之深入或损伤深部的正常组织。而秋冬时节,阴气渐盛,人一身之气血深藏于内,病邪伤人亦多在深部,故“秋冬刺深”,即针刺入腧穴的深度不宜过浅,以防不能达到疾病之所在,反而损伤浅表的气血。 寒者热之秋冬时节,最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病等,寒冷是发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因此在对秋冬常见疾病的针刺治疗中,可适当选取具有温阳驱寒性质的穴位,如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肺俞、肾俞等。 寒则留之《灵枢.经脉》曰:“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指明了在治疗寒性疾病时,以久留针为宜。因此,秋冬季节因寒所致的的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使针刺的效应达到最佳。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相较于针刺有其独特的优势,而秋冬季节,寒气深重,灸法天然具有的温热效应正是治疗寒性疾病的良法。因此,秋冬季节应充分重视灸法的运用,正常的人体亦可以通过艾灸保健,固护正气,抵御病邪。 ★题红叶满阶秋色,扫黄花时已立冬。万物封藏,草木凋零,秋冬时节,针灸应因时制宜,适当调整,以达最大疗效。 ★来源:天津针灸 科室简介 医院中医针灸理疗科是漯河市“中医针灸重点专科”,“中医理疗特色专科”,多次获得“先进科室”“特殊贡献科室”等称号,同时也是“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及“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 科室特色科室成立于建院之初,自创立以来,秉承“厚德博学,规范创新”的古训,经数代人精诚努力,逐渐形成今日之繁盛局面。基础设施科室配备我市最先进的康复理疗设备,如中、低频治疗机、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机、超短波治疗机、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全自动腰椎牵引床、经络导平治疗机、超反射脑磁治疗仪,骨质增生治疗仪,中低频磁疗机、痉挛治疗机、臭氧治疗机、针灸治疗仪等20多种仪器。开展项目我科开展体针、头针、腹针、脐针、耳针、眼针、针刀,艾灸、隔姜灸、督灸,中药熏洗、塌渍、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灸、穴位埋线等多种诊疗项目,并引进多种现代康复理疗技术,中西结合,辩证灵活施治,发挥个体化优势,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优势病种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膝关节疾病、滑膜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腱鞘炎、各种软组织损伤、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聋、面神经麻痹、中风及其后遗症、重症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疾病方面,我科在豫中南地区处于先进水平。科室位置漯河市源汇区交通路号 医院 2号楼7楼 (上班时间:8:00-20:00节假日不休) 详请咨询-/ 邮箱: qq.北京中科医院骗人治疗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xg/66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