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一桢 审稿专家:田颖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本文首发:哈特瑞姆心脏科普(CY-heartrhythm) 当心脏血管狹窄大于70%的时候,在应激的情况下,不能满足心脏做功的需要,便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 因此,哈大夫今天想带大家了解下,如何识别心肌缺血症状: 一、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 先来说说典型的症状,也就是比较“标准”的心肌缺血症状: 1.和运动有关 运动过程中出现,而不是运动停下来后才出现症状。 因为运动过程中,心脏用血用氧多,心脏做功多,严重狭窄血管供血不足,便出现症状,特别是在情绪激动,寒冷,或饱餐后快走,上坡等过程中容易出现。 2.位置:胸骨后正中下2/3 典型的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往往位于胸骨后正中下2/3。 患者常诉胸闷,压榨样疼痛,透不过气来,或颈部发紧,范围大概巴掌大小,有的伴有左上肢的疼痛。 3.停止活动或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病人出现症状后活动被迫停下来,抑或含化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数分钟后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这是典型的心肌缺血的表现。 4.有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性更高 如果病人伴有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和吸烟,或早发的冠心病的家族史,或病人年龄较大,就更支持是心脏血管狭窄和心肌缺血。 因此,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骨后闷疼、休息数分钟缓解,一定不要大意,医院找大夫诊治! 二、不典型症状表现 也有一些症状不那么典型,也就是不那么“标准”: 1.可放射为牙痛、颈痛、腹痛 上面说到的是典型的心脏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不典型的疼痛,如牙痛、颈部疼痛、腹痛等; 2.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可反复出现 不过,以上这些不同位置的疼痛持续的时间与典型心绞痛类似,大约为数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并且经过休息或者抗心肌缺血治疗以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但仍然有可能会反复出现! 持续加重或者反复出现的胸痛更需要引起警惕,因为其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三、注意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区别 心肌缺血主要应当和焦虑、神经衰弱相鉴别。像典型的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会出现胸痛的症状: 1.时间过短或过长,不是心肌缺血 胸疼部位变化不固定,呈游走性,持续时间短,小于一分钟(几秒钟),或长时间的隐痛,叹气可缓解; 2.针刺样、小范围疼痛,不是心肌缺血 部位非常局限,常小于两公分,或呈针刺样疼痛。 3.多数人没有高危致病因素 神经官能症常见于更年期女性,多与精神压力刺激有关,伴有焦虑,失眠易出汗等症状,多数人没有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和吸烟等高危因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而非心肌缺血引起。 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xg/134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