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于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近几年,由于我国对食管癌防治工作的重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管癌在常见十大恶性肿瘤的排位明显下移。

对本病症状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饮食不下,膈噎不通,食则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噎塞论》中曰:“食噎者,食无多少,唯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宋·严用和《济生方》记载:“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气不舒。”明·赵献可《医贯》描述本病:“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对本病病因病机有如下认识:

(1)认为此病和情志因素、酒色过度有关:致脾胃损伤,痰湿壅塞,气滞血瘀,阻塞食道以致管道噎塞不下。

(2)认为此病和饮食不洁、生活不节有关:元·朱丹溪论述本病时指出:“夫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少饮食不谨,或外冒风雨,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清·喻昌《寓意草·附与门人论饮滚酒过多成膈症之故》论述本病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证,人皆知之。”

(3)认为此病与年高肾衰、先天禀赋、气血亏虚有关:如元·朱丹溪指出:“噎膈反胃各虽不同,病出一体,多由气血虚弱而成。”明·赵献可在《医贯》中论膈证时曰:“唯男子年高者有之,少无噎膈。”明·张景岳论述本病时指出:“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阴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则和方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汉·张仲景创制补中降逆的大半夏汤治疗暮食朝吐、朝食暮吐的反胃,创制化痰散饮、和中止呕的小半夏汤;治疗吐后痞硬、噫气不除的旋覆花代赭石汤等。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用丁香透膈汤治疗脾胃虚弱,痰气郁结的噎膈。沈括在《苏沈良方》中创制软坚散结的“昆布丸”用于治疗噎膈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对食管癌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

我在临床经治的食管癌均是晚期,且均是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的患者。以下实录一例。

豆根管食通和半夏厚朴汤加味

治疗晚期食管癌合并肺气肿

患者自述

我姓李,男,生于年3月,家住洛阳市洛宁县。

年7月初,我在吃饭时突然出现吞咽受阻,进食不顺,吞咽时伴有疼痛感。医院就诊,查胃镜并取活检后,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我身体素质差,既往又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史,与全家商量后,决定不做开胸手术,医院行放疗、化疗治疗。治疗期间,因放、化疗副作用特别大,我的体质越来越差,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得停止放、化疗,寻求中医药治疗。

诊疗经过

年8月16日初诊:主要症状是进食不顺,经常出现吃饭时噎着,特别难受,有时胸部疼痛,打嗝憋胀,活动后胸闷气喘,偶有咳嗽,大便稀,日3~5次,不成形;舌紫暗,苔黄腐,脉滑数。

诊断:食管鳞癌合并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辨证:气滞湿阻,痰热蕴结。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豆根管食通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味。

山豆根4g,急性子3g,黄药子6g,三七9g,沉香3g,清半夏15g,胆南星12g,郁金15g,川厚朴15g,茯苓30g,紫苏子15g,冬凌草15g,皂刺15g,炙麻黄10g,柴胡6g,炒白术30g,砂仁12g,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各15g。15剂。水煎服,沉香后下。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年3月27日二诊:服用上述中药后,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进食梗噎有缓解,但还是时常发生,咳嗽,咯白黏痰,伴咽痛,口淡,食之无味;舌淡暗,苔白厚腻,脉滑。上方加桔梗9g,川牛膝15g。30剂,煎服法同前。

年8月28日三诊:胸闷气喘基本消失,咳嗽咯痰稍有好转,进食梗噎减轻,有时痰多,伴有口干、口苦、咽痛、恶心等;舌质淡,苔白,脉沉。

服用中药两个月后,患者的体质明显改善。建议患者可以配合再做一下局部放疗。患者心里害怕,不想去做。告诉患者有中药保驾,放疗的副作用不会像原来那么大了,对肿瘤的治疗,只要身体情况允许,尽量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调整方药为:上方去山豆根、急性子、黄药子、皂刺、川牛膝,加麦冬15g,30剂。

年9月25日四诊:患者一方面服中药,又去做了15次局部放疗。放疗反应确实没有原来大了。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进食梗噎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咯痰好转。但时有呼吸困难、口苦、咽干;舌暗,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炙白果10g,款冬花15g,桑白皮15g。取60剂。

年12月11日五诊:服药期间顺利完成放疗,现在饮食正常,无梗噎感,但活动后胸闷,阵发性咳嗽,咯白痰,口苦,咽干,乏力;舌淡苔腻,脉沉。

调整方药为:桔梗12g,前胡15g,百部15g,炙紫菀12g,紫苏子12g,清半夏12g,炙麻黄12g,五味子12g,紫苏叶12g,地龙12g,蝉蜕12g,炙枇杷15g,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各15g。60剂,煎服法同前。另开冬凌草g。每日20g泡茶饮。

年2月26日六诊:现仍有咳嗽,咯白痰,间断心慌胸闷,口苦,咽干;舌淡,苔黄厚,脉沉。

调整方药为:清半夏15g,川厚朴15g,茯苓30g,紫苏子15g,白芥子15g,莱菔子15g,桔梗9g,川牛膝30g,冬凌草15g,制胆南星12g,郁金15g,皂刺15g,柴胡6g,生白术30g,砂仁12g,炙麻黄12g,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各15g,石菖蒲15g,远志12g。60剂。煎服法同前。

年5月22日七诊:心慌、口苦咽干等症状较以往好转,轻微咳嗽,进食无味,大便不尽,有下坠感,眠差;舌红,苔黄腻。上方加当归30g。60剂,煎服法同前。

年10月22日八诊:服用中药调理后,自感体质大有好转,不仅进食顺利,咳喘等症状也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偶尔会有咳嗽,伴少量黄痰,乏力,便溏,伴有下坠感;舌红,苔黄腻,脉沉。

调整方药为:清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5g,炙甘草6g,瓜蒌仁12g,炙杏仁12g,枳实6g,黄芩6g,炙麻黄9g,鱼腥草15g,黄芪15g,防风6g,炒白术30g,当归30g,冬凌草12g。60剂。

辨治思路

这位患者因进食不顺、吞咽时伴有疼痛感而就诊。曾经胃镜检查并取病理后,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因年龄大,体质差,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史,手术风险较高,故而选择放、化疗治疗。在放、化疗期间,因副作用大,其体质日益下降,遂停止放、化疗而寻求中医药治疗。

从患者初诊的情况看,主要症状是进食不顺、梗噎、气喘等,且舌质紫暗,但并无涩脉,结合其化疗病史,以及脉滑数等,说明患者体内瘀象并不明显,其紫暗舌是由化疗所致,故辨证为痰气郁结,治疗宜理气降逆、化痰散结。

初诊时,患者除了进食梗噎,还伴有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结合其病史,提示其肺部病情也比较严重,属于多脏腑失调,虚实夹杂。治疗上,不仅要治疗食管病变,还要兼顾肺系疾病,无形中加大了治疗难度。但咳喘的病机多属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与噎膈之胃气不降相似,又因“肺以降为顺”“胃以降为和”,因此,可以选择理气降逆、化痰散结法,以达宣降肺气、通降胃气的目的。

先选用豆根管食通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豆根管食通是作者的经验方。方中山豆根散结消肿为君;制胆南星温化顽痰,急性子软坚消瘀,黄药子解毒散结,半夏化痰降逆,沉香行气降逆,郁金活血止痛共为臣药;三七活瘀行气为佐使药。全方共奏化痰活瘀、理气散结的功效。本方适用于痰气交阻,瘀血内结,或痰瘀互结的食管癌。因该患者还有咳嗽、胸闷、痰喘的症状,所以在豆根管食通的基础上合用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方中半夏化痰开结,下气降逆;厚朴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下气调中;茯苓健脾渗湿利水,紫苏子降气化痰。食管癌毒属于不易祛除的顽痰结聚,治疗时必须重用化痰散结的药物方可奏效,故又选用皂刺、冬凌草以加强化痰散结祛邪之效;同时配伍炙麻黄以宣肺平喘;柴胡疏肝理气;白术、茯苓、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等以益气健脾,补益正气,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该患者不仅咳喘频发,同时又进行15次的放疗,因而,还要兼顾治疗放疗的副作用。放疗期间,恐放疗热毒伤阴,故重用麦冬等养阴润肺药,防止放疗期间邪毒直入损伤肺脏,导致放射性肺炎,加重胸闷咳喘等症状。

本文摘自《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书中每一个病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的自述:让病人自己讲述发病的时间、初发病时症状、何时确诊何病、确诊后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的反应及效果等。第二部分是中医药治疗经过:包括初诊时的证候、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复诊后的方药调整等。第三部分是辨证思路和疗效分析。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主编:郑玉玲。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吴茱萸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胃癌化疗后重度呕吐●新书资讯

方证对应肿瘤治验实录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xg/115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