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浙江温岭杀医案。

年仅33岁的青年男子连恩青身藏尖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袭击当值医师,造成1死2伤的惨剧。

而事件的起因,是他对鼻科手术的结果不满,并觉得有过失的医生一直推诿责任。

年1月,连恩青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01数起空鼻症患者杀医

一直以来,耳鼻喉科都是伤医、杀医的重灾区。

年,医院耳鼻喉科代文红医生,被刺身亡。

年2月14日,十一点半左右,情人节,河医院,陌生男子闯入耳鼻喉科,当场砍死耳鼻喉科医生。又对做胃镜的另一名医生和护士砍数刀,连一位就诊耳鼻喉科的病人也被砍数刀,生命垂危。

年4月13日上午十点半左右,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邢志敏在看病的诊室被不明人士刺伤颈部,凶手迅速地逃离现场。邢志敏被刺后,被立即送往手术室抢救。其颈部被刺,伤势严重。颈内动静脉均有损伤,右侧颈内静脉被完全割断,大量失血近ml。

年9月3日上午,一名43岁医院候诊时,突然拔出菜刀,将一名耳鼻喉医生砍伤后,再伤一名女导医和一名保安,随后挟持一名护士狂砍,护士身中20余刀。

年9月25日,上面视频中的浙江温岭杀医案。

央视节目采访在狱中的连恩青

这些杀医血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鼻中隔手术。

为何一次小小的手术会引起如此多的杀医血案?其幕后真凶其实是“空鼻症”这一并发症。

因民众对空鼻症知之甚少,一些患者被人们认为有精神疾病,这也成了这个患者群体的隐痛——病魔如影随形,却难以诊断、不被理解。

02什么是空鼻症

“空鼻症”也叫空鼻综合征(ENS),即鼻甲过分切除导致的一种后果严重的,难以医治的医源性并发症,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医生可以完全治愈“空鼻症”。

“空鼻症”的临床表现是:鼻塞及鼻腔和(或)鼻咽、咽部干燥感,部分患者有窒息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烦躁、焦虑、抑郁、鼻腔脓涕、血性分泌物、恶臭、嗅觉减退等。鼻腔检查可见鼻腔宽敞呈“筒状”。

这些只是现代医学上冰冷的描述。

我们来看看空鼻症患者是如何描述他们的感受和现实生活:

上海空鼻症患者孙素林说:“她呼吸到的空气是干涩的、冰冷的,像刀子,直直地冲到她的鼻腔最深处,割着她的喉咙,钻着她的脑袋,头疼、晕眩、失眠、肺部发炎……全都来了,年第一次发病时,呼吸特别困难,真的想跳楼,我求我妈,你别拦着我,让我死,让我解脱。想拿菜刀抹脖子,割开脖子是不是就能喘气、舒服一点。”

上海空鼻症患者倪韡浩:“做完手术后,天天做噩梦每天只能睡10分钟,20天瘦了30斤,我宁愿得癌症也不想有空鼻症,真的太痛苦了,感觉每一秒都活不下去了,我曾自杀过两次,都被妈妈救了回来。”

河北的空鼻症患者穆三军:“说自己抱着很大希望进入手术室,万万没想到结果却是带来空鼻症,术后两年了他都没办法工作,有些医生对我说,你那么宽敞的鼻子怎么可能不通气?建议他去看神经科,我已经不想活了。”

山东的空鼻症患者李永说:“真的特难受,就跟死了一样,有时我就想拿胶水把鼻子粘住,最难受时我就拿个夹子把鼻子夹住,用嘴呼吸,这个病别人不理解你的痛苦。”

还有另一位云南的空鼻症患者姜娅说到,很多空鼻症外表看起来像个正常人,但实际上对人精神和心理上的摧残是巨大的。

人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呼吸,而空鼻症患者鼻腔每一分每一秒都受着刺激,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煎熬,所有空鼻症患者会伴有并发症和后遗症,他们面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头晕无力、浑身疼痛,肺功能下降,造血系统异常,胃部不适,骨质疏松、泌尿系统异常等。

很多空鼻症患者根本无法集中精神,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生不如死,每天活在死亡的边缘。

03什么导致了空鼻症

几乎所有的空鼻症患者都是由于早前的鼻甲手术导致的。

如果将人类的鼻腔比作一架仪器,那么造物者一定深谙设计之美。呼、吸,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由一系列精巧的零件,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完美的协作运行。

按相关数据,这组动作,一个安静的白领每小时重复约一千次,而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则重复超过三千次。鼻甲即是零件之一,这些鼻腔侧壁的骨性结构在黏膜的包裹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耳鼻喉科韩德民教授介绍,正常的鼻子里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其中下鼻甲参与构成了鼻腔中最狭窄和柔软的通道,在这里,空气将最大面积接触鼻腔黏膜,对空气进行必要的加温加湿、清洁过滤。

要完成这项工作,空气被吸入鼻腔后,需要受到一定的阻挡,下鼻甲所在的狭窄通道提供了约一半的阻力。

而这种鼻阻力又和肺部动力相关,当空气进入鼻腔,肺部为了获取宝贵的空气,需要努力扩张,以对抗鼻阻力对空气的阻挡。

一个零件出了故障,整台仪器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韩德民介绍,鼻甲、鼻腔黏膜等部分,作为鼻腔的基本结构而存在,支持着鼻腔的呼吸、共鸣、加温、过滤,让人感受张力和压力,冷和热,闻得到味道。

当把下鼻甲切除以及鼻腔粘膜切除,患者术后虽然从外观上看,鼻子仍旧是好好的,但里面相当于被掏空,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空鼻症”。

手术前后对比

手术后,由于鼻腔变大、鼻黏膜萎缩、鼻子的功能变弱,患者会觉得鼻腔内空荡荡的,呼吸的感觉不对,接着鼻腔乃至于整个人都干燥异常,而吸入的空气像是直接灌入身体的火,引发胸痛、头晕等异样感觉。

患者整个人的注意力几乎无时不刻都在很不对劲的鼻子上,痛苦而不得解脱,甚至会出现焦虑、狂躁、抑郁等并发症状,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04空鼻症是不治之症吗

这种病症最难理解的一点就是,同样的手术流程,有的人做完效果拔群,有的人做完痛不欲生。而且事后即使复诊拍CT,医生也会告诉你检查出来手术是成功的,患者的鼻腔结构恢复通畅,并无任何异常。

这显然不能解决生活中无时不刻遭受煎熬的患者的问题,就像杀医的连恩青一样,医院诊断造假,是在推卸责任。

频繁发生的耳鼻喉科医闹,令人痛心之余,医院再也无法选择“低调处理”。

所以,越来越多国内的医生开始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年的一项试验性研究召集了名接受过鼻腔手术的空鼻症患者,医生在他们的鼻粘膜下尝试植入了各种不同的填充材料,以补足鼻腔中“空缺”的位置。

一年后的随访结果显示,有79%的患者表示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尽管依旧有质疑者认为这项研究中没有设置安慰剂对照组,因此可能存在强烈的安慰剂作用或报告偏倚。

但这已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空鼻症补救措施了。

在鼻腔中补入填充材料可有效缓解空鼻症症状

其实在更早的年,就有一位名为梅森(AlbertMson)的医师报告了在切开鼻子的手术后出现了“类似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和“鼻子与喉咙干燥”的病例。

梅森医师还写下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提醒后人:

“鼻甲是鼻子上最重要的器官,身体的任何部分被切除抛弃都应该慎重考虑尤其是鼻甲——不过,包皮除外。”(作者注:包皮这点还是有争议的)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依旧有许多医生坚持空鼻症是纯粹心理问题这一说法——年连恩青就是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出院后才去行凶的。

耳鼻喉类疾病极易导致紧张的医患关系,一方面是此类疾病的病症判断较为主观,不像骨折、外伤之类客观;另一方面则是此类病症容易影响精神状态。

年连恩青杀医案发生后,南方周末曾试图就此问题做一番深度调查报道。

采访到的医生告诉记者,国内大量空鼻症患者做过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低温等离子”手术。

这种消融鼻甲的手术会使病人在短期内鼻腔通气明显,但时间一长,才发现为此付出了无法挽回的代价。

而手术治疗鼻炎之所以流行,医院而言,这种小手术是其重要的创收渠道。

“创收指标被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医生。而医生只能靠多给病人做手术完成指标,‘过度医疗’因此在所难免。”

案件发生后,医院紧急叫停。但由于涉及庞大利益及学科形象,几乎整个学界对此都是“回避”不谈的状态,这也是这方面研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近几年随着医疗行业的规范,业界内对空鼻症已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新发的空鼻症患者几乎没有了。

但对于还在痛苦中挣扎的空鼻症患者群体,这始终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医学遗留问题。

医学的发展肯定会误入一些难以避免的弯路,但勇敢地承认面对并纠正它,我们才可能更快地奔向没有尽头的探索更远方。

至少,也不该让医学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吧。

-En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wh/84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