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翻译有些问题,人格失调应该是人格障碍。神经官能症应该是神经症。这细小的差别很重要。 毕竟不是做精神卫生专业出深的人翻译的,难免会有问题。为什么呢?人格障碍是有明确定义的,要求必须起病在18岁前,病程至少两年,各型人格障碍都有自己的诊断标准 我们先讲人格障碍,再讲神经症的问题,人格障碍跟人格失调,人格失调的翻译本身有问题,我没有看到英文的原文,应该是personalitydisorder,前面是人格,后面是disorder这个词,disorder可能会被翻译成失调,因为dis是不的意思,而order是秩序,实际上,特别在我们医学里面把它翻译成障碍,特别是指功能上的障碍,不是器质性的障碍,所以我们会这样去翻译,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全文上面关于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的区分上来看,它描述的人格失调的特征更像是一个人格障碍,所以这个翻译上面是有问题的。人格障碍本身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它是一类疾病,首先它是一种精神科的疾病,在我们CCMD-3放在第六类里面,第六类疾病当中就是人格障碍相关的疾病,他是要求必须起病在十八岁以前,并且病程持续至少两年,那么它的分类当中,在我们国家还有全世界的分类都不一样,每一个小类都有自己的标准,那么人格障碍必须要放在哪一类里面呢?你不能随意贴出他是人格障碍就算结束了,他一定会有小类的,比如说自恋型的人格障碍,比如说边缘型人格障碍,一定会有一些诊断标准的,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的人格障碍等等,都是有一些标准的,要具体的对应这些小的标准去放。 那么从人格方面来说,一般来说有三个,第一个叫人格,第二个叫人格障碍,第三个叫人格改变,人格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是我们每个人固定的行为方式,其实我们心理学领域一直有人在做人格心理学,就是你一直固有的行为方式,我们称为人格,第二,你人格有没有问题,有两种,一个是有人格障碍的,第二个是人格改变的,人格障碍要符合这个要求,一般来说小时候就会有品行障碍,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有一些问题,就是叫品行障碍,淘气,偷窃,一些反社会性的行为,一些冲动性的行为等等。所以他跟儿童期的精神障碍、品行障碍是一个延续性的,往往这种小孩子在儿童期往往都有些品行的问题,(只是往往啊,并不是一定)那么,后面一个人格改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生了疾病,这些疾病包括你躯体的疾病,包括你心理的疾病,比如说精神分裂症,那么我们把它称为精神疾病更确切一些,就是功能性的疾病和器质性的疾病,在医学上一般这样来区分,所谓器质性的疾病就是你的身体上面,细胞器官发生了一些实际方面的改变,可以查见的一些改变,我们把它称之为器质性疾病,如果不能查见,我们把它分为功能性疾病,当然这样分类现在也是有一些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那些功能性的疾病是有器质性的基础的,比方说精神分裂症,现在更多的专家会把它归为一个器质性的疾病,以前我们精神分裂症是找不到确切的改变的,但是现在提示说,他一定会有一个器质性的改变,只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所以在基因遗传学方面做了很多很多的研究,我们暂且不管当中的差异,因为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不是我们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人格改变是什么?就是你发生一些功能性的或者器质性的疾病之后,你的人格出现一个重大的改变,这是继发于其他一些疾病的,比如说老年痴呆的病人,我们把它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阿尔茨海默这个人发现的老年性痴呆)那么这个疾病,它在早期会出现一个人格的改变,你最早发现这个人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很大方的一个人现在很小气,不舍得花钱,老是往家里捡垃圾,玻璃瓶子,还不卖,整个屋里臭的不得了,最早出现一些人格方面改变,当然还有一些很多其他的疾病都会出现人格方面改变,包括你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说这三个词是要分清楚,分清楚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正常人都会有自己的人格,每个人和别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样的也用不着活着,所以每个人都努力的让自己活的和别人不一样,活得有差异,最常表现就是青春期会有一个叛逆,小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实际上他是用这种行为或者说这种症状来标定自身的存在,刚开始是作为一个青少年团体的存在,同伴的影响会大于父母的影响,后来在青少年内部,他自己又会分化出来,标定自身的存在,比如说染个黄毛啊,打个耳洞啊,肚脐眼上面再穿个洞啊,等等等等,他为了干什么,就是为了能让你看见他,我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明星上台演唱,都会有一句很标准的话,来挥起你们的手,让我看见你们的手,给你的就是一种存在感,标定你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样子,乃至于我们成年期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我们表现得更加隐秘,不是那么明显而已,有的是通过工作做的比人家优秀,或者是穿名牌,有的人通过整容等等,所有的目的无非是让自己有存在感,所以我们现在有个很有意思的词,叫刷存在感,特别是在网络网红直播这一块,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它不光是为了挣钱,而是会有一种潜意识的冲动,就是吸取别人的眼球,每个人都想挣钱,谁说我没有挣钱的欲望?那你会去做网红吗?你肯定不会去做,这不是你争取别人目光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固有的方式去争取别人的目光,这种方式我们广义上称为人格,就是你固有的行为方式。那么人格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说,诊断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在美国推行的IDC-10系统里面,在国际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里面,推行的诊断是一个多轴的诊断,什么叫多轴的诊断?也就是叫多维度,轴这个词以前把它翻译成为维度,也就是多个面向去诊断一个人,一个疾病,作为一个人可以去多维度的去诊断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就像一个钻石一样,有很多面,我们可以从很多面的情况去定位这个钻石是个什么样子?每一个面它到底属于什么?在精神科里面第一个面就是它是不是有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的诊断,这就包括我们精神科所有障碍的诊断。第二个维度就是说人格上面的诊断,可以是人格,可以是人格障碍,也可以是人格改变,第三个就是功能上面的诊断,第四个是合并躯体疾病的诊断,等等。 我们就不详细的去说多少个面,但是,这里就提示大家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它不是完全不可以重合的,在一个人身上,完全不可以同时出现的,不是这个意思,在这本书里面,前文,提到了就是所谓的神经症就是让自己痛苦,所谓的人格障碍就是让别人痛苦,似乎这两种疾病是完全可以截然分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可以有神经症同时也可以有人格障碍,神经症可以是轴一的诊断,人格障碍可以是轴二的诊断,它可以有两个面向去定位一个人,它其实不止是两个了,在IDC-10和我们CCMD-3当中定位都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五个,一个是七个,要把一个人完整的定义出来是需要很多的面向去定义它。 像前面有人提到过这个问题,他家里人的状况:他能建立一个比较明显的亲密关系,一般来说,是很难说他有人格障碍的,你可能说他有一个自恋型的人格,而且你很难把他说是人格障碍,因为真正的人格障碍很难走进亲密关系的,这个亲密关系的人,对方会非常痛苦,自己也会非常痛苦,我不知道处理个案的具体状况,但总体来说,结婚都十几年了,另外一方是很难忍受和一个人格障碍的人生活十几年的,即便是你是非常能忍,也很难忍受,但有没有可能有非常轻微的,当然也有可能,所以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每个个案的情况,不是非常清楚。 我们也很难去界定,他是不是有一个人格障碍,但是标签不能够随便乱贴,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描述的状况,就是他跟权威之间的关系,因为领导就是一个权威,权威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啊,非常多。现在这个时代换工作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2到3年并不算短期,这个工作的时间不算短期,真正一个人格障碍的话要工作2到3年是蛮有困难的,所以他和权威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关系,按照我们精分的观点,可能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些问题,我仅仅说可能,所以这个要做分析。那么现在跟权威之间关系有问题的非常非常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80后90后乃至70后,特别是美国的意识文化形态的输入,我们都想独立,都讲求自由,都讲究自我,这和我们传统文化是相悖的,所以说这个时候我跟权威之间老要发展出自我,老要表示我和你是非常不太一样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就等会发展,就是说文化本身对我们心理疾病是有影响的。那么曾文星,我们的华人华裔在美国的最有名的就是做跨文化的研究,文化对心理障碍的一个影响,做的非常非常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他的书,当然这是比较专业的,他好像没有写什么科普的书。这一块儿也是有影响的,我们就会跟权威之间更容易产生一些竞争的状况,而传统文化就不是这样的,我们传统文化就是讲,忠孝,对吧? 其实忠孝,落到根子就是和权威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服从权威,就是有愚忠,不管什么情况,我就要服从权威这个人,而不是只服从一个规则,孝也是服从一个人,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这个意思,我们服从的不是一个规则,而是某个具体的人,我们中国人你跟他讲规则是很困难的,你跟他讲规则永远是一个潜规则的存在,这个潜规则是对人本身的尊重,但我说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对某个人的尊重,而不是对人性,对人这个群体的尊重,这是完全不一样,所以中国人都喜欢当官,因为当官之后他就可以制定一个规则,大家都会尊重他这一个人,而不是去尊重一个规则,所有我们中国人有关系有走后门,有面子。我们所说的面子,不是说对规则有面子,而是对个人有面子,所以人就变成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一个决定一切是非对错的东西。好,我们这个讲的有点多了,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说人格这一块的问题,讲得有点偏了 刚才讲的是局限于前面那个个案里面讨论的部分,就是说关于这个人格障碍翻译的问题,第二个关于神经症翻译的问题,翻译成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这个词,之前早期在中国大地上是非常流行的,我们会经常在内科医生领域看到一个心脏神经官能症,最常见的就是打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所以心脏的疾病和我们精神科的疾病是经常混在一起的,所以现在专门有人做这个,叫双心学科,心脏病和心理学一起去做,成立比较有名的双心学科。 从简单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官能症本身就存在有一定时间的,它这个含义更多的是,和器质性的疾病绑在一起,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躯体有了疾病,它同时附带产生一些心理的感觉,你生理方面的疾病,同时产生心理方面的感觉,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有些更年期的妇女跑到医生这里说:医生,我浑身不舒服,也不知道那里不舒服,我浑身都不舒服,具体说,我心跳跳的不好,心脏,彩超,核磁扫描,动脉造影,这些都好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了,你这个就是个心脏神经官能症,实际上是什么?按我们精神分析的观点就很好理解了,其实是心理方面有一些问题在躯体方面的表达,神经官能症那个更常见的就是伴随着身体疾病的出现,这在我们,精神科疾病的分类,是什么呢?这叫躯体形式障碍,那在我们的精神科里面,这个神经症包含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它包含什么呢?我们最常见的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恐惧症,这个大家最有体会,疑病症,强迫症,还有一个,就是躯体化形式障碍,包括这几类,所以说神经官能症,准确的定义为,比方说躯体疾病引起的神经官能症,仅仅相当于我们神经症中的一小类,非常小的一类,躯体化形式障碍或者躯体形式障碍,仅仅是这一类的疾病,所以神经症这个范围比它更广,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都在里面,比它更广一些,所以如果是拿神经官能症来套这个的话,就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说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引进了很多书,翻译都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个是没有办法的,特别是我们心理学精神分析,包括精神病学,精神病学还好一些,就是大众的一些读本的翻译都是有问题的,往往是某一个搞语言的分支的这些人,但他们又不从事临床相关的工作,他翻译出来的,很多都是根据一些字面意思,直译过来的,跟临床相距比较远。大家选这个大众读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困难,翻译上面产生的问题,但是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搞专业的人外语不是很精通,对不对,很精通的人走的很专业,他也不会做大众读本,往往搞语言的对这个专业本身又不清楚,这个是没有办法的,这在我们精神分析里面,它也是一种阉割,我们必须去承受这种焦虑,然后不断的去改进。所幸现在有很多人开始重新的翻译一些书,特别是专业领域里面的人,开始翻译一些文本出来,希望能达到精准,包括梦的解析,有好几个版本,弗洛伊德的五大个案也是好几个版本,等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包括弗洛伊德的全集,据我所知道,国内也组织了一批中坚力量,当然都是民间组织,不是专业组织,这批人都是做精神分析的,然后再努力的想把这个佛洛依德的全集24卷本给翻译出来,这个翻译是耗时十多年的事情,这个是非常艰巨的工作,估计应该,不久的未来可能会面世,这群人基本都是搞精神分析的,车文博这个版本就会有些问题,翻译上面会有很多的差距,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车文博这个版本,在很多临床型的技术型的文献资料都给抛掉了,也就是最精深的东西,最具有价值的部分车文博都把它筛选掉了,没有翻译出来,这种情况恰恰就反映出来的当时车文博在翻译的时候也考虑到自身的这个精神分析的功底的不充分引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随着现代跨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国外,特别是年网课,国外的大佬都来中国来开网课,会导致中国的心理学市场包括心理学本身的学习会更加精深,大家看到的东西会更多,原来不是我们之前说的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样子了,原来大家理解会变得不一样,会有其他的东西,所以大家努力再去向一些精准和精深靠近,就会越来越好 我还有一点必须要补充的东西,就是关于神经症是不是只是让自己痛苦,人格障碍是不是只是让别人痛苦。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首先第一点,神经症也可以让别人痛苦,不光是自己痛苦,你可以想见焦虑症的病人,当她总是焦虑发作的时候,她周围边的人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这个焦虑会无意识的去传给周边的人,别人也会变得比较焦虑。然后我们再说疑病症的人,她是天天怀疑自己有病到处去检查,检查完了之后觉得这个医生的检查结果是错的,我肯定是有病的,那你看你想想看他周边的人会不会比较痛苦,至少医生会变得比较痛苦。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更典型的表现是在强迫症上,强迫症可能大家都知道,他是有强迫性的动作,比如最常见的洗手,在疾病的后期,特别是非常严重的强迫症,他不光是强迫自己,她甚至会强迫自己身边的人去做这个动作,比方说吃饭之前,他也要绕着桌子左走三圈,右走三圈,刚开始他自己这么做,你不能打断他,打断他,他非常痛苦,他会发火,但是到后期,他会命令他身边的人,特别是儿童的强迫症,他会命令他爸爸妈妈必须这样去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冲动,就会打人,就会打他的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医院里面来就诊的时候,是因为他的冲动行为,我们口头语是神经病,这个人有问题,实际上他是一个强迫症的发作,他是一个神经症-强迫症发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神经症,仅仅让自己痛苦,也有让别人痛苦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大家可以有机会去翻一翻CCMD-3,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这本书在人格障碍的总的诊断标准里面就提出来,它会对病人自身造成痛苦,也会对他周围人造成痛苦,这个我们把它称为验证标准,都会有的,特别是在边缘性人格障碍,大家会很痛苦的,有人就经常打老师,你过来,我现在痛苦的不行,我马上要自杀了.....人格障碍的人并不是自己一点感觉不到痛苦,其实他自身也会感受到痛苦,所以在这些书籍的描述上面,多少会有一些出入。 赞赏 长按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