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要讲一个真人真事。 6月12日,就在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冲过高考大关后的第三天,就在同学们沉浸在“解脱”的狂欢中,他,一个被精神压抑到无助的高三学生,也选择了“解脱”,他来到一处高地,毫不犹豫地纵身跃下…… 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封写给家人的遗书,“12年了,我按照你们的要求读完了书,现在是时候离开了。” 这是前两天,杭州教育百师通记者采访浙江省心理学权威专家、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心悦首席顾问许毅教授时,得知的一个悲剧。 许毅教授说,通过亲人的描述,得知这是个典型的受精神压力影响的孩子。一旦压力解除了,他就会选择极端的爆发方式,包括自杀。 其实这种精神压力在青少年学生中,非常普遍。我们曾对学生的精神压力做过测试,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占到80%以上,明显感觉到压力的学生占到90%以上。这些压力来自社会、家庭和自己。首先说说来自社会的压力。在现行的教育体系里,没有一套合理的全面的考核标准,高考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虽然国家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实际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依旧要求把读书当做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式,进而不断给孩子施压。 孩子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成长,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就极有可能被逼上绝路。许毅教授在采访中举例,他曾收治过一位高中学生,他曾有过多次自残行为,光是手腕上的伤疤就有40多道,都是用刀片割的。“如果孩子受压力束缚过大,就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拒绝与人接触、逃学厌学、离家出走等。这时候,家长要格外注意。” 许毅教授根据多年从业经验,罗列了3个孩子易出现茫然或“自杀”倾向的关键时间点,就是高考前3个月,中考前3个月,转入新学籍后思考未来三年如何度过的时候。 在孩子走上绝路之前,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疏导烦恼,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亲子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是开启良性亲子教育的钥匙。 许毅教授介绍,亲子关系强调的是亲人关系,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这种关系更多的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家长大多带着一种权威和指导的身份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其实在每位家长的小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极不平等合理的教育方式,但家长长大后,却依样画葫芦,继续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尊重孩子的愿望的,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逆反,进而讨厌父母,甚至出现对父母的要求一概拒绝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对立的亲子关系。这类孩子一旦挣脱了父母的管束,极有可能爆发,造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的问题代表了社会的问题,如何尊重孩子的选择,如何引导而不压制孩子的发展,如何平等尊重地处理亲子关系? 本周六,杭州教育百师通特别邀请心悦亲子专家团队来传授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在家中的角色,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方式开展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努力创造一种爱与灵性的亲子关系模式。 届时,由许毅教授领衔的心理专家团队将在现场接受市民咨询,为大家答疑解惑。 心悦健康公益大讲堂 1活动主题《缺失的父亲、苦逼的母亲——亲子关系现实谈》 2活动时间年8月6日(本周六)14:00-15:30 3活动地点杭州市上城区府学巷附近 4活动费用本讲座纯属公益,无任何产品介绍和商业行为。 5参与方式感兴趣的朋友发送“报名周六课程”字样给杭州教育百师通霖霖姐姐(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