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取自霍夫曼教授北京中法精神分析培训笔记 由冯文雪整理 ▼ 恐惧神经症是一个很严重的病症,让它们有所变动和移动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比如一个职业人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必须要经常坐飞机,如果他有飞机恐惧症的话他就没办法坐飞机,这个情况是很严重的,就是等于社会功能都失去了。 恐惧神经症,它的症状恰恰在于此,最后导致这个人没有办法正常生活。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把恐惧症界定在十字路口,处在几种神经症的中间部分。 有一些婴儿的恐惧症经常是阶段性的,在长大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有一些小孩,在非常小的时候,永远都拿着不离手的小动物,比如说小熊啊,小猴子啊……等他的恐惧症发展起来的时候,这些都可能成为他恐惧的物体。 一开始是保护他们预防恐惧的物体,后来变成恐惧和倒错的物体。 成人的恐惧症往往跟他们的妄想相关。 有一个病人来做咨询,非常不幸的是,咨询室的门口永远都趴着一直猫,他就被吓得不敢动了。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所以他只好先回家,再给咨询师打电话,然后治疗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有的人是电梯恐惧症,他不能坐任何电梯。 ▼ 拉康说病人和他症状之间的关系是跟实在的关系,症状不可战胜,症状永远都会赴这个约会,所以说不管是动物恐惧还是空间恐惧,这些恐惧都占据了病人所有的精神机制,这样恐惧就把人的整个世界都限制住了。就像一个庙宇一样,庙宇里面是神圣的,这个庙宇就限制了一个空间,跟外面世界是分离的,所以病人的症状就像一个栏杆一样把他包围起来了。 弗洛伊德说关于恐惧神经症的症状,有时候人的一生都可能保留着它。病人的精神机制是可以从他的话语中找得到的,跟压抑有关。在这个精神机制里面,永远都不会是完美的,因为压抑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完美的压抑。如果压抑是完美的话,我们就不会听到和解读这个部分了,正是因为这个压抑不完善,所以才会有一些东西从不完善的东西又返回来,然后被听到。 案例:弗洛伊德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男人,特别喜爱他朋友的女人,有一天他这个朋友去世了,也就是说这个女人是自由的了,但他同时也对朋友的逝世感到悲伤,所以在哀悼的仪式中把对这个女人的情感给压抑下去了,表达了对朋友的悼念。 这就是压抑的呈现,因为他的愿望是不符合社会规矩的。但这个压抑是不完善的,这个男人在表达他的哀悼之情的时候,把“悼念”说成了“祝贺”。 我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情况,20年前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得罪了我,把我惹急了,我很生气,然后我把这个愤怒完全压抑下来了,压抑到自己都好像把这件事都给忘了,后来有一次拿起电话给那个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把“你好”说成了“混蛋”。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这个压抑部分的回转和反弹就容易成为症状。对弗洛伊德来说,症状就是被压抑部分反弹回来的东西。恐惧症就是面对使他恐惧的物体时有十足的焦虑这只是一个症状,还没有成为神经症。 一般来说,我们要是害怕哪种动物,避开它就可以了。真正成为神经症是指努力避开这个症状,要一直跟自己的症状去战斗,这就成了一个神经症的状态。 ▼ 强迫神经症和恐惧神经症机制都是一样的。就是病人弄了一大堆的症状战术,一直跟他的症状作斗争,最后使自己的精神机制彻底的疲惫不堪,就衰竭了,精神机制垮掉了,最后可能就成为抑郁症了。 所以弗洛伊德惊讶的说,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刻意地跟自己的症状作斗争,而不会花一些精力变得有一些创造性,去试图找一些快乐多好。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的来看,有些药物是可以用来缓解强迫神经症和恐惧神经症患者跟症状作斗争所产生的疲劳。 案例:有一个学生上大课的时候,对课堂有恐惧症,他会一大早就来到课堂,找一个靠门口的位置,随时有焦虑的时候,随时可以溜走。 还有一个空间恐怖症的案例:假设他是坐在二楼,整个看剧的时间,他都不会去看剧,他都会被会不会掉下去的念头所占据。在医院里面,哪怕是一根绳子,也会让病人有安全感,让他们感觉到不会掉到下面的洞里面去。 ▼ 患有空间恐惧症的人需要一个像导师这样的人来帮助他们战胜症状,为什么呢? 我发现,这些恐惧常常同他们自己的身体想象的丧失联系在一起的,就好像他身体的那个形象把他抛弃了一样,就如我们对空间视野的感觉,是跟自己身体的一个位置相关的。 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形象,是在这个空间里能够找到它的位置,但是如果你自己的身体形象没有了、消失了,那么你在这个大空间里就变得孤立了。 你身体的形象就好像是一个参照物,有这个参照物,你才有可能从这个点移动到另外一个点,如果参照物没有了,就没有办法从一个点移到另外一个点了。 所以说这种恐惧神经症,首先有的就是对自己身体的形象的丧失。所以这种恐惧神经症的主体就很害怕掉到一个洞里面。 通过第三方导师这样的人,恐惧神经症又能够找到他自恋的那个形象,找到参照物了。 对我们来说要注意的是,他们并不是精神病,当他能够找到像导师这样的一个人物的话,他就能找到参照物了,就能恢复他的功能。 精神分析家霍夫曼教授网络督导组正在招募中 费用:元/人 ▼ 督导师简历 克里斯蒂安?霍夫曼教授 ChristianHoffmann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 拉康嫡系弟子 巴黎七大精神病理学教授, 巴黎七大精神分析博士学院现任院长 巴黎七大前副校长 招募人数 限招20人 督导设置 共20次,每次1.5小时;每人共报2次个案; 每周四,一周一次; 督导时间 开组时间:年6月22日 夏令时每周四晚上7:15-8:45; 冬令时每周四晚上8:15-9:45; 翻译 留法精神分析博士;原汁原味同声传译; 长按下方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甲氧沙林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