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到本市第三中心医院就诊,该院副院长、心脏科主任李彤教授为她做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没发现有心脏疾患

心理压力大扰乱心功能

生理周期可能加重症状

记者 赵津 通讯员 朱广苓 魏薇

李彤教授说,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与心脏无关的“心病”,最好的药还是“心药”,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如果年轻人一段时间以来工作紧张,情绪不稳定,随之出现了心脏不适症状,此时不要盲目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更不能自行服用各种心脏病治疗药物可以适当改变工作与休息时间,做到松弛有度,劳逸结合,并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在工作之余进行适量的运动,必要时转移一下注意力,去作自己喜欢做的事,冲淡对心脏的过度关注老年神经官能症这样调整一段时间,排解了不良情绪,心脏症状有所改善则很有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无需特殊治疗一旦觉得无效,则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严重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最好通过与心理医生的沟通、疏导分析自己的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陈小姐年仅28岁,但多次体检心电图有改变,她有时也会感到胸闷、憋气于是就到医院进行了详细检查,还做了冠脉造影,结果各项检查都正常医生对她的结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偏爱女性

据三中心医院心脏科专家王绍军教授介绍,在门诊上有相当一部分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都会问医生,自己是不是心肌缺血,有的甚至还服用了丹参滴丸或速心脏神经官能症医生效救心丸等药物,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他们很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因为心肌缺血一般指冠心病病人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引起血流不畅所致的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的血液灌注而言,一般会出现心绞痛或运动试验阳性

健康视点

[我来说两句]

王绍军说,20至40岁女性因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及雌激素水平变化频繁,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明显多于男性而女性月经期及排卵前期,生活或工作压力大的情绪容易不稳定,更易加重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并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因此年轻女性一旦发现心电图改变不要自认为是心肌缺血,否则会加重心理负担,令可能存在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加严重

心病仍需心药医

本月30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主题是“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记者从本市治心神经官能症多家医院了解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心脏病的预防治疗意识不断加强,心脏病的早期发现率、救治率日益提高,病死率也较过去有所降低

李女士今年30岁,是一名外资企业的主管,一年前开始时常感到胸闷、头晕、心慌近两周来因工作压力大症状加重,不仅气短、失眠、乏力还伴有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她认为自己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李彤进一步了解李小姐的工作生活状态后,诊断她患上了心脏神经官能症

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心脏神经官能症像冠心病

李彤说,心脏神经官能症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一种神经功能失调病症,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多是由于过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心脏神经官能症到底是什么病到心脏正常功能,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前区痛、呼吸不畅和全身乏力,还易激动、失眠、多梦、多汗、手颤抖胸痛、心前区痛部位常不固定,以左胸乳部或左乳下为多,疼痛性质大多为一过性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或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隐痛一般体力劳动并无胸痛发作,但在活动后或精神疲乏后,甚至休息时可出现这些病人大多心理脆弱、怀疑自己有非常严重的心脏病,有的会到很多大医院接受各种检查

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中老年人群,很多年轻人出现心脏不适症状也都能及时就医在此过程中,医生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的“心脏病患者”,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的心脏病,他们的心脏不适源于紧张、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是纯粹的“心病”,医生将这神经官能症 症状种疾病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目前已占心脏科门诊量一成左右,正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硝酸甘油等心脏病药物对他们无效,他们需要的是心理治疗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jg/11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