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点击上方医院

6月23日下午,医院与乌鲁木齐市长春路中信银行,携手举办了“中医药文化进万家”专题座谈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关爱中老年人健康生活。今天有幸请到了郁帅医生为大家讲解夏季三伏天饮食健康知识。

活动中,郁帅医师细心询问叔叔阿姨身体状况,给出一些适当的就医建议。

盛夏已至,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中医历来都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指的是对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生或是加重的疾病,在夏季时分,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效果。

在冬季高发的疾病之中,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可以在夏季三伏天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夏季属火,心在五脏当中也归属于火,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有着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冬季发作。

心血管疾病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目前还是居高不下,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尤其在冬季,心血管疾病更是高发,冷空气作用于人体后会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衰疾病发作;此外,寒冷刺激后也可以导致供应心脏的血管发生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容易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进行“冬病夏治”会为患者带来什么好处呢?在夏季三伏天选择适当的温阳散寒、扶助正气的治疗手段,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血液循环通畅,起到鼓舞正气,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而且可以针对个体体质不同,辅以益肺、健脾、补肾等方法来扶助人体的阳气,使全身气血流通,纠正虚寒体质;另一方面还能够祛除阴寒的病邪,预防慢性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发作,比如阳虚型心衰、心绞痛通过补助阳气、散寒温经通络,可以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减少心衰及心绞痛的发作。

哪些心血管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心血管疾病的种类非常多,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因此,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冬病夏治”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中医证型来对证治疗。以下这6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冬病夏治”疗法,能起到不错的预防和改善效果。

(1)阳气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症见气喘、心慌心悸、身寒肢冷、尿少、颜面或下肢水肿、腹胀便溏、面色灰青等。可采取三伏贴、艾灸、中药汤剂内服等方法温助阳气,提高心功能。

(2)阳虚寒凝型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气虚乏力、面白无华、手足冰冷等。在阴冷的天气或受寒后上述症状加重,可采取贴穴、拔罐、针刺、服药结合的办法行气止痛,疏经活血。

(3)心肺气虚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见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水肿、嘴唇或指甲紫绀等。可采取三伏贴、药罐、艾灸、中药汤剂内服等方法补肺益心,扶正祛邪。

(4)心脾两虚型失眠人群,症见失眠、心烦、气虚乏力等。可以采取三伏贴、针刺、艾灸、沐足等办法,减少或取代安眠药的作用,绿色助眠。

(5)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失眠等症状,可选择三伏贴、艾灸、沐足、药罐、中药汤剂内服等方法缓解焦虑、改善症状。

(6)心脾两虚或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慌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神疲乏力、食欲减低、腹胀便溏等。可以选择三伏贴、艾灸、沐足、中药汤剂内服等治疗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很多疾病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形成,对于疾病的调理,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们可以趁着阳气最盛的夏季去除积寒、扶助正气,选择最有益的治疗方法,规避疾病风险,保持身心健康。

郁帅中医医师

主治:骨关节椎间盘病、哮喘、子宫肌瘤(阴囊潮湿)

师承新疆名老中医刘继祖,现仍跟师学习。医院长期工作,工作经验丰富,对于治疗群众的普遍病,多发病有较好的疗效。

擅长:感冒,鼻炎,咳嗽,咽喉炎,失眠,便秘,颈椎病,腰椎间盘病,肩周炎关节炎,脾胃病,胆囊炎,乙肝,肾病,痤疮,神经性皮炎,牛皮癣,乳腺增生,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科瘤病,多囊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等病。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周六全天周三、周五下午坐诊

医院从建院至今获荣无数:年被自治区评为“价格诚信单位”、医院协会评为“医院”、医院协会评为“医院”及“医院”、年荣获“医院强”称号、在年和年度两定机构协议管理联合考核中,被兵团、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jg/112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