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无论城乡,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致的病死率均已占至首位,而发达国家早在此前40年就已经呈现这一态势。从马季到侯耀文,演艺界不断传出某人因心脏疾病而猝死的新闻,不时地刺激着尚在人世间的你我,提醒人们,其实死亡并不遥远,他们随时会不期而至。 我导师在本地是一位极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年轻时是医科大学运动会上四项校纪录的保持者,身体极好。医院很近,每天都步行上下班。有一天,当他走到一半时,忽然感到胸口一阵闷痛,仿佛当年长跑临近终点时体力濒临崩溃似的感觉。毕竟是医生,对此不敢大意,当即到心内科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年由美国NormanJ.Holter发明,故亦称“Holter”),结果提示严重的心肌缺血。这个工作狂人甚至在带着Holter的那一天还在做手术!随后又做了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最主要的一个分支的开口处,已经狭窄到90%以上了,也就是说,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一次忽然发作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就可能让这位年富力强的一代名医永远离开手术台。 类似这种大难不死的事件,在我身边还发生过一次。正值下班期间,一位外科医生刚走出电梯门就忽然晕厥过去,心跳呼吸骤停,随后走出的两位同事,一位是心内科医生,另一位是麻醉科医生,这两位恰恰都是心肺复苏的行家里手,当即将其拖进电梯,一人进行心脏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电梯直接升入抢救室,继续予以后续抢救,这才使这位外科医生保住一条命。医院里出现意外,假如随后从电梯出来的不是专业医生,那么这位医生几乎是必死无疑了。 显然,多数遭遇“心脏罢工”的人,都不会如此幸运,通常一次就会致命。 在诸多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当中,最主要的便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因此,凡是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皆应该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尽管目前尚无任何一种“灵丹妙药”可以使已经发生病变的心脏再变回从前的样子,但如果明知自己有冠心病,仍置医生的良言良药于不顾,依然故我胡吃海塞,拒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治疗,这就离猝死不远了。这绝非危言耸听,在人群总死亡中,21%的男性和14.5%的女性就是以这样猝不及防的方式离开人世的。 由于多年的宣教,又兼时有公众人物或身边的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因此,冠心病的危害多数人均有所认识,但有的人因此而过度哪里白癜风能治愈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