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您给我检查一下,我总是胸闷、喘不过来气,有时候还感觉胸口疼,我觉得我得了心脏病。可是,医院了,都没有查出啥症状。有医院心内科医生推荐到您这儿看看。”刚到上班时间,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医院失眠科门诊,他个子很高,身材健硕,看起来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是他的表情却十分痛苦、焦灼。

  “你看,主任,这些都是我做的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还有肝功,还有抽血检查……”主任仔细看了检查结果,详细问诊后说:“你的心脏确实没什么问题,你是不是过于紧张了?我觉得你很可能是神经官能症,也就是因为你自己的心理因素或是社会因素造成你平时过于紧张,它是一种机能障碍。”大家不禁要问了,既然检查结果都正常,那神经官能症是病吗?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这种病好治吗?面对这一连串疑问,清脑养神汤专家组为您答疑解惑。

  “心脏病”也有假

  主任介绍,神经官能症又名神经症,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以及各种内脏神经官能症。而导致“心脏病”症状的神经官能症,也称“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

  29岁的曾女士平时性格内向好静,沉默寡言。一年前曾因琐事与邻居争吵,被对方破口辱骂,心中好不气忿,闷闷不乐。此后,她经常感到胸闷、心慌,胸部有刺痛或隐痛感觉,呼吸不畅,需用力透一口气后方才感到舒服。特别是在情绪不佳时,症状更为明显。她自己怀疑患了心脏病,医院拍胸片、做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全部正常,医生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并劝慰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心脏病,而是“假心脏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主任表示,心脏神经官能症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心理科很常见,算是一种常见病,而且这些年越来越多了。”主任说,它在心理学上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躯体形式障碍”。

  精神紧张诱发疾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怎样发生的呢?主任介绍,心血管系统是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其中以神经系统调节起主导作用。当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如受惊、恐惧、情绪过度激动、精神创伤等,都可使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症状。

  主任表示,根据临床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20—49岁属易发人群,尤其女性多见,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时,经过常规的检查并非心脏病,且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的,则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作怪,其发病原因常与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大、焦虑、紧张情绪等有关。

  “在临床中,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本身心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就是经常会感到胸闷、心慌气短等一些心脏病的典型症状,患者因此时常处于紧张恐惧之中,有频临死亡的感觉,好像必须马上抢救。”主任说,这类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思考,对任何事情都要弄个究竟,但往往把这个优点发挥过头了,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放宽心胸可“不药而愈”

  “我们就应该正视这种‘心脏病’,当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往往有一些错误理解。”主任说,医生说没有病,实际上是说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心理调节不正常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但是在治疗上跟有器质性心脏病治疗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很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及改变生活方式。其次要理解这种症状不是通过医生用一点药就解决的,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节过程,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等专业方法,当然也是需要辅助药物的。

  主任提醒,神经官能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不必过度紧张,也不可忽视病情,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植紊康复中心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hl/77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