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不交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患者。一心肾不交的症状与表现

状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其实水火也是有情的,正是因为有了水的滋养,火的热烈,人类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正是有了“水火相济”,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并充满活力!所以说:水火无情,心肾有谊。

最近两年气候变化剧烈,干旱的时候很严重,长时间不下雨、不下雪,而一旦下起雨雪来就不罢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地一旦不和谐,那人也就活不安宁。有一次,跟一位中医同道无意中聊到这个问题,他说老天爷这是“心肾不交”了。其实这是打比方,“心肾相交、心肾不交”原本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心脏和肾脏关系的一种描述。心脏在上面,属阳、属火,好比是天;肾脏在下面,属阴、属水,相当于地,人体要想平安无事,它们的关系必须协调好,水火相济,阴阳交合。如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中指出:“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火的本性是往上的,所以要让它向下走;而“水往低处流”,水本来都是朝下流的,所以要让它向上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火的相交、、相济。这就好比一家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公司的业务才能正常运转,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要不然就是一盘散沙,问题不断。同样,只有水火相济人才不会轻易生病,水火一旦不相济,身体就会出问题——不闹“火灾”就闹“冰灾”,各种各样的毛病将纷至沓来。

一般来说,人体的“火灾”主要是由心脏引起的。因为心属火,心脏缺肾水的滋养就会造成心火过旺,以致“火灾”不断,比如口发干发苦、舌头长疮、发热、烦躁不安、心慌、容易失眠、记忆力下降、小便量少且黄等,都是身体在闹“火灾”的表现。

“水灾”则主要由肾脏引发。肾属水,相当于人体的“水利部”。如果心火不能向下作用于肾脏,肾水太凉,就会出现虚寒症状,比如小便如清水一样多而无色,大便不成形,腰腿酸软,没精神,浑身没劲儿,男性遗精早泄等。如果您有这些症状,则说明您的身体正在闹“水灾”。

此外,耳鸣耳聋、晚上爱做梦、全身不明原因地酸痛、盗汗(睡觉出汗)、爱出汗(稍热或稍动就出汗)、胸闷憋气(气短,经常感觉吸不上气)、没精打采不爱说话、容易疲劳,这些症状是心肾不交的表现。我们常说一个人有精神或者没精神,那么人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精神就是心肾相交的结果。中医讲,肾藏精,心藏神,心肾相交、精神相合就有精神。而心藏神的功能好,肾精足,心肾相交得好,那么人的精神就好;相反,心不藏神,肾精不足,心肾相交得不好,那必然精神涣散、萎靡不振。所以心肾不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系到身心两个方面,危害非常之大,甚至可以说直接关乎人的生老病死。

二肾不交怎么办-如何治疗

当心肾不交的时候,如何救身体于“水深火热”之中呢?其实化解这种危机,古代医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许多的奇招妙术。

比如明代著名医家韩飞霞在《韩氏医通》中指出:“黄连、肉桂,能交心肾于顷刻。”“能交心肾于顷刻”可谓是疗效神速,所以他首次提出用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两味药材组成)治疗心肾不交。而清代名医陆以恬在《冷庐医话?不寐》中引《医学秘旨》讲到:“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以半夏二钱,夏枯草二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并说:“半夏得至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可见,将半夏和夏枯草合用,是调和阴阳,治疗因心肾不交引发失眠症的一个妙方。

不过,除了这些药疗之方外,我们身上其实就有“原装”的灵丹妙药,那就是经络穴位。治疗人身上的毛病,中医向来最推崇的是按摩、施针、刮痧等直接疏通经络的方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招促进“心肾相交”的奇妙之法,“心肾相交护命养生法”。

经络穴位养护法

01

极泉穴

此法方法简单,重点是要分别打通心经和肾经上的泉眼”——“天泉”和“地泉”,以达到“天地协调,水火相济”的目的。心经上有一个“泉眼”,叫极泉穴。所谓极泉,就是最高处的泉水,它在左右两个腋窝的中心点,也是腋窝的最高处,叫“天泉”。您可以把两手大拇指的指甲剪平,然后两手交换,用大拇指的指尖伸到腋窝揉“天泉”,动作和缓而微微用力,每次3分钟即可。

02

涌泉穴

下面的一个“泉眼”就是前面讲到的涌泉穴,生命之泉从此喷涌而出,它是肾经的起始穴,人体的先天之精、气血之源从这里开始向上流。此穴在前脚掌心,五个脚趾同时用力往下扣,前脚掌心小窝处即是,叫“地泉”。要让心肾相交,这个穴位不要按,也不用揉,而是要用手掌搓。先把两手搓热,然后用左手掌搓右脚掌,右手掌搓左脚掌,每只脚搓5分钟。为什么一定要搓呢?这是有讲究的。您不妨想想,冬天手冷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个动作是什么?是不是爱把两只手放在一起互相搓。因为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热量。同样,用手掌搓脚掌,也能起到这个作用,可以把“肾水加热”,并帮助肾水上济于心。

03

劳宫穴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秘密:手掌心是心包经上的要穴之一劳宫穴,心包经也是心脏所属的经络。也就是说,手心直接与心脏相通,而脚心直接与肾脏相连,所以手心搓脚心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心肾相交的动作。这是外相交,而身体内是内相交,这样就可以实现内外结合,共同作用,必然事半功倍!实际操作的时候,两个动作要连贯起来,先搓两脚心,让肾水暖起来,往上走;然后再用拇指揉两腋窝内的极泉穴,让“极泉”往下流,这样它们就会在中间相遇,从而实现“相交”,达到水火相济、神志相合(心藏神,肾藏志)、调和阴阳的目的。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窍门,那就是打通这两个“泉眼”,促进心肾相交的时机。我们一定要在每天中午“静养”之前刺激极泉和涌泉这两个穴位。因为午时心经气血最旺,在静养之前刺激这两个穴位,一方面可以与静养的作用相结合以抑制心火,防止其太过;同时又能引火归原,把多余的火气下输到肾脏以温肾水,将“垃圾变成宝贝”。刺激之后您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儿,水火交融,身心舒畅,那真是妙不可言!

04

揉耳朵

但每天要上班的朋友可能就要抱怨了:你说的这个方法是很好,可不太适合我们,我们中午只能在办公室随便休息一下,哪能脱掉鞋去搓脚掌呀?没关系,搓不了脚掌,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随时随地哪儿都能用,而且功效丝毫不打折,那就是揉耳朵。

有人说揉耳朵要把中指伸到耳朵内,因为中指尖是心包经的起始穴中冲,这样才能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其实不用,这样不安全,直接用溽掌揉不是更好吗!先把两手掌搓热(夏天的时候可以省掉这一步),然后一手捂住耳朵(左手捂左耳朵,右手捂右耳朵,可以两侧同时进行,潍可以一个一个地来),掌心对着耳朵孔,掌跟朝眼睛的方向,其他四指}飙后贴着后脑,每侧轻轻揉动50下。揉完之后,再用手掌稍微用力地捂住耳朵,再松开,就像从耳朵内往外拔东西一样,反复3次。

掌心不也是心包经的劳宫穴吗?而肾开窍于耳,耳朵相当于肾脏在人体表面的一个门户,所以将揉极泉穴和揉耳朵的方法结合起来同样可以起到心肾相交的作用。养生祛病的方法何其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最终目的无非一个,那就是协调阴阳的关系,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

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法则,也是人类生活的法则,更是整个大自然的法则。天地之间平衡,自然灾害就会减少;人与人保持平衡和谐的关系,就少去了诸多烦恼;身体阴阳气血平衡,病痛也就会离我们而去。所以,只有天、地、人和谐相处,维持相对平衡,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养生佳境!

让我们一起







































贵州白癜风医院
中国白癜风协会成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wh/59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