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有两个并排相邻的一房一厅,这两个一房一厅虽相邻但绝不能互通有无。左边房厅间的房门有两扇,右边房厅间的房门有三扇。不管是走两扇门还是走三扇门,都是只能进不能出。左右房厅前各有一架专用电梯,也都是只能进不能出,进出弄反了,就会危机四伏,迟早天下大乱。

你道这是哪里?怎么会有这么奇特严苛的门禁?这里不是别处,正是每天在我们胸膛里昼夜不停跳动的心脏!这两个一房一厅,一个是左心室左心房,另一个自然是右心室右心房。两部电梯则分别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墙壁是心房肌,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墙壁是心室壁。埋在墙壁里的电线就是控制心脏有规律跳动的心脏传导系统,房间里的水管就是灌溉心肌本身的血液传输系统冠状动脉系统。因为流经心脏的血液只能单向流动,流进左右心房室的血也不能互串,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成为心脏里至关重要的四扇门。若干年前看到过一句玩笑话,印象深刻:当你意识到你身体某个部位的存在时,通常都是这个地方出问题之时。对于心脏,它出哪怕一丁点故障都会让我们格外紧张,这种心态似乎体现我们对心脏的高度重视,但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样,对自己的心脏其实所知甚少。医院检查身体,看到心电图报告上“窦性心律,ST段改变”的表述,心里直打鼓。影像科医生不解读报告,专科医生忙看病没功夫不多说,主动询问之下才快速地答复一句没什么问题。回家查百度只知道确实不必担心,但也没看出个缘由。巧的是,那不久后便遇到一本心脏超声科医生讲心脏的书,细读之下终于了解了这其中的所以然。原来每个人的心脏都自带一台生物发电机——窦房结,位于右心室,这台发电机时刻自动发生电脉冲,其产生的电流按传导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心脏从而得以有规律地搏动。窦房结因此被称为“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一次冲动,心脏就跳动一次,医学上便称为“窦性心律”,所以说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至于“ST段改变”,大部分时候没有太大的意义,除非改变的幅度特别大。

通过读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都是怎么回事,尤其让我开眼的是有一些心脏疾病竟是女性更容易罹患的。

我们听说过肝癌、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等以身体各个部位冠名的癌症名称,但什么时候你听说过谁得了心癌吗?顶多在形容一个人走入歧途时说其有心魔,但这显然不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名称。心脏为什么不怎么长肿瘤呢?这主要是因为心肌细胞的寿命同人体一样,从人出生后一般就不再分裂增殖,期待一个人“长点心吧”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癌细胞的特征是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所以心肌癌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与此同时,心腔内血流速度很快,一般的癌细胞很难在心脏里站稳脚跟,想安营扎寨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有一些魔高一尺的肿瘤还是会想方设法占据心脏,比如静脉内平滑肌瘤。这种较罕见的肿瘤,“会沿着静脉系统不断延伸、扩展,最厉害的会一直长到右心房里面,造成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内平滑肌瘤因为原发于子宫或子宫外盆腔的静脉壁,所以只见于女性。”

当然,这种肿瘤发病率很低。

当我们感觉到浑身不舒服或是情绪不佳成天提不起劲儿,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疾病时,通常就会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有时神经功能失调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具体表现比如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等,这样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就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女性患此症者显著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内外交困使得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跟着乱了方寸。好在这些症状通常都是一时性的,只要注意休养生息,早起早睡,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通常就能悄悄地它走了,正如它悄悄地来,不带走一刻轻松。

说到更年期,甚至有一些类似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系列症状,被称为“更年心”。很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胸闷、心慌或者胸口疼痛,去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没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究其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外,可能就是“更年心”在捣乱。“更年心”当然并非真正的心脏病,“主要是因为绝经或绝经前期的女性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下降,干扰了儿茶酚胺的正常代谢和分泌,影响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和热量的散发,造成血管痉挛,于是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大致可以理解为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吧。

听说过高血压,但你听说过肺动脉高压这种特殊的高血压么?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医生对这种疾病了解还不多,据统计,罹患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入院前误诊率非常高。虽然引发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很复杂,但常见诱因中,减肥药和口服避孕药不可忽视。也许正因如此,肺动脉高压才多见于女性吧。

譬如如果减肥药中含有一种叫芬氟拉明的成分,服用者的肺部血管就会受到损害,患肺动脉高压的概率就比普通人高23倍以上。因此,如果确实需要服用减肥药,一定要仔细了解药物的成分,并咨询专业医生,千万不要只因朋友推荐甚至广告就盲目服用。而口服避孕药会改变女性体内的凝血机制,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也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

说到口服避孕药,岔开多说几句。前不久读到一位妇产科医生兼科普达人的一篇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复方口服避孕药:复方口服避孕药最大的缺点是血栓形成(即涉及凝血机制),但是发生率非常低,是一种罕见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显著低于妊娠和产后。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简便、可逆等优势的避孕方式,有效率可达99%,适合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常规避孕,排除禁忌症及风险因素,安全性将达到最大。虽然复方口服避孕药在我国使用率非常低,但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避孕方法。据说,每4-5个欧洲女性手袋里,就有一个装着口服避孕药。而且,除了避孕效果显著外,服用者在健康方面的获益也远远大于服药可能存在的风险。

好吧,心脏超声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各有角度和立场,兼听则明。

上文提到的两类因情绪不好引起胸闷胸痛都不是真正的心血管疾病,但确实有人真的会被突然产生的巨大负面情绪激出心脏病来。有一种心肌病变叫应激性心脏病,也是多见于女性。诱因往往是巨大的精神刺激。譬如亲人突然过世,譬如遭遇家庭暴力。

心脏里对维持全身血液循环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左心室。左心室心尖部位像一个圆锥体。既然是心尖,尖才是常态,而发生应激性心脏病的人,应该上宽下窄的左心室变成一个心尖膨大的哑铃了。我们有时形容一个人很生气,会说某某气鼓鼓的,原来心脏真的是会被气得鼓鼓的啊!虽说发作应激性心脏病的人经过休养,营养心肌等措施后,受损心肌的收缩功能很快就能够恢复,病人在数周或数月就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但发病时会突发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胸痛,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医院往往被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可谓来势汹汹,心脏受到如此强刺激终归不妙,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闹心!

看到这里你大概会想,做女人真是不容易啊,怎么还有这么多专属于女人的心脏病呢?!但事情的另一面是,雌激素会保护女性的心血管,育龄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只有男性的一半都不到,这么一来,疾病面前,男女还是公平的。

想要了解更多自己心脏的秉性好恶,知道何事可心,何事不可心,做一个有心人和爱心人,推荐阅读医院程蕾蕾医生所著的这本《医生最懂你的心——心脏故事》。虽然我的阅读笔记有些枯燥,但原著本身的可读性其实是非常强的,好文笔和人文情怀兼有的程医生把工作中的真实经历串联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心脏医学常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来龙去脉和治疗之法娓娓道来,诚可谓是一本有趣、有料的实用之书。

——————————--------------

读书阅世,寻找字里行间的智慧和情怀

落笔成文,分享一点一滴的新知和感动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nmb.com/mbywh/5827.html

------分隔线----------------------------